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1)写出下列基团(或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CH2CH3乙基、-OH羟基、碳碳双键
(2)某烷烃的分子量为 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3)按要求表示下列有机物:
?4,4,5-三甲基-2-己炔(写出结构简式)?CH3C≡C-C(CH32CH(CH32?2,2-二甲基-3-乙基-4-异丙基壬烷(写出结构简式)CH3C(CH32CH(C2H5)CH(CCH3CH3)CH2CH2CH2CH2CH3

分析 (1)结合常见的烃基、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简式判断;
(2)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知12n+2n+2=72,则n=5,该烷烃的分子式应为C5H1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对称,分子中只含有一种H;
(3)由名称可确定主链碳原子数以及烃基的种类和位置,可写成结构简式.

解答 解:(1)-CH2CH3为乙基,-OH 为羟基,碳碳双键为,故答案为:乙基;羟基;
(2)烷烃的通式CnH2n+2,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所以有:12n+2n+2=72,即14n=70,解得n=5,即分子式为C5H12
含5个碳原子的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烃分子中12个氢原子的位置均是等效的,分子结构对称,结构简式应为
故答案为:
(3)4,4,5-三甲基-2-己炔,该有机物主链为己炔,碳碳三键在2号C,在4、4、5号C原则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C-C(CH32CH(CH32,2,2-二甲基-3-乙基-4-异丙基壬烷,主链为壬烷,含有9个C,在2号C含有2个甲基、在3号C含有1个乙基、在4号C含有1个异丙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CH32CH(C2H5)CH(CCH3CH3)CH2CH2CH2CH2CH3
故答案为:?CH3C≡C-C(CH32CH(CH32;?CH3C(CH32CH(C2H5)CH(CCH3CH3)CH2CH2CH2CH2CH3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以及命名,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双基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X、Y、Z、Q、R、T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Z同周期且相邻,都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X、R同族,Q与T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T单质为淡黄色固体.U是d区元素,U2+的核外最高能级有2对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位于周期表p区,Q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
(2)TZ3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填“极性”、“非极性”),YZ2-离子的VSEPR模型名称是平面三角形.
(3)Z和T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好的是H2O(填化学式),原因是氧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氧元素非金属性更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好.
(4)通常情况下,U2+的溶液很稳定,它与YH3形成的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却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配位数不变的+3价配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Co(NH36]2++O2+2H2O═4[Co(NH36]3++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和同班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他们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钾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铝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他们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3)他们利用右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①仪器B的名称为锥形瓶,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倒吸.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充分应用资源,用工业废碱液(Ca(OH)2、NaOH)与烟道气(回收成份SO2)来制取石膏(CaSO4•2H2O)和过二硫酸钠(Na2S2O8).设计简要流程如下:

(1)烟道气中S02与废碱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2)生成CaSO4•2H2O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为CE(填序号).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 氧化反应  E.置换反应
(3)溶液I通人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生成Na2S2O8的电扳反应为2SO42--2e-=S2O82-;在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H2O和NaOH(填化学式).
(5)一定条件下将S8(s)、O2(g)、NaOH(s)转化的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图简单表示.则S8(s)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8(s)+8O2(g)=8SO2(g)△H=-8(a-b)kJ/mol.
(6)若制取a g Na2S2O8时,阳极有bL氧气(标况)产生.则电解生成的H2体积在标准状况为$\frac{11.2a}{119}$+2b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判断:
(1)固体B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固体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K2SO4、(NH42SO4
(2)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①Al2O3+2NaOH=2NaAlO2+H2O.反应②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4)操作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列出铝的一种用途是建筑材料外墙、门窗、汽车车轮骨架、飞机构件、电子元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乙醇的沸点是78℃,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易与氯化钙结合生成配合物.乙醚的沸点为34,.6℃,难溶于水,乙醚极易燃烧.实验室制乙醚的反应原理是2CH3CH2OH$→_{140℃}^{浓H_{2}SO_{4}}$CH3CH2-O-CH2CH3(乙醚)+H2O
实验步骤:
Ⅰ.乙醚的制备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mL 95%的乙醇,在一干燥的三颈烧瓶中放入12mL 95%的乙醇,在冷水浴中的冷却下边摇动边缓慢加入12mL浓硫酸,使混合均匀,并加入2粒沸石.实验装置如图:将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上加热,使温度迅速地上升到140℃,开始由分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醇,控制流速并保持温度在135~140℃之间.待乙醇加完后,继续反应10min,直到温度上升到160℃止.关闭热源,停止反应.
Ⅱ.乙醚的精制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8mL 15% NaOH溶液、8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最后再用8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2次,充分静置后分液.将乙醚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块状无水氯化钙干燥.待乙醚干燥后,加入到蒸馏装置中用热水浴蒸馏,收集33~38℃的馏分.
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乙醚的制备和精制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实验中忘记加沸石,需要怎么处理?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沸石.
(2)乙醚的制备和精制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温度计,其水银球位置是否相同?否(填“是”或“否”),原因是制备要控制反应液的温度,水银球要放在反应液里;蒸馏要测馏份的温度,要放在支管口处
(3)仪器C的名称为(直形)冷凝管.
(4)如果温度太高,将会发生副反应,产物是乙烯.
(5)精制乙醚中,加入15% 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酸性杂质,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的作用是除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厂利用一批回收的废料制造胆矾(CuSO4•5H2O).该废料中各种成份含量如下:Cu和CuO约占87%,其它为MgO、Cr2O3、FeO、SiO2,工艺流程为:

提示:25℃时,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5mol•L-1)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Fe(OH)3Cu(OH)2Mg(OH)2Fe(OH)2
pH2.96.79.49.7
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Ksp[Fe(OH)3]的数值为10-38.3
(2)步骤①中Cr2O3能与碱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3+2OH-=2CrO2-+H20
步骤④中与H2O2反应的物质和离子是Cu、Fe2+
步骤⑤中调节溶液pH时适宜的物质是bc(填序号)
a.NaOH b.CuO c.Cu(OH)2
(3)操作⑧的分离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这样得到的胆矾晶体中除铜元素外还含有一种金属元素,这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4)步骤⑨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硫酸酸化的Na2Cr2O7溶液可以将乙醇氧化为乙酸,本身还原为Cr3+,该反应可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驾,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3CH2OH+2Na2Cr2O7+8H2SO4=3CH3COOH+2Cr2(SO43+11H2O+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油脂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铜矿石在细菌作用下可直接转化为单质铜,这个过程叫生物炼铜
C.氟氯烃的肆意排放会加速臭氧层的破坏,使大气层中的紫外线增强
D.凯库勒的“基团理论”尽管存在缺陷,但仍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如图1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c→b→d.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Cl2 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C+2H2O$\frac{\underline{\;\;△\;\;}}{\;}$4HCl+CO2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B的作用是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
(4)用量筒量取20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 CCl4,盖好玻璃塞(如图2),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下层液(填“上层液”或“下层液”),再装入如图2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上层液(同上).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