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同学按图进行实验,在A中放的是干燥的红色纸条,B中放的是湿润的红色纸条,C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Cl2一段时间后,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明显现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条褪色,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2)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分析 (1)A中放的是干燥的红色纸条,B中放的是湿润的红色纸条,则氯气不能使A中纸条褪色,而B中生成HClO,所以纸条褪色;
(2)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气中,利用NaOH溶液吸收.

解答 解:(1)A中放的是干燥的红色纸条,B中放的是湿润的红色纸条,则氯气不能使A中纸条褪色,而B中生成HClO,所以纸条褪色,则A中没有明显现象,B中褪色,因B中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故答案为:无明显现象;纸条褪色;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Cl2+H2O=H++Cl-+HClO;
(2)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气中,利用NaOH溶液吸收,所以C的作用为除去多余的Cl2气,防止污染环境,发生的反应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Cl2+2OH-=Cl-+ClO-+H2O.

点评 本题以氯气的性质为载体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注意A、B装置的对比作用及环境保护为解答的关键,把握HClO具有漂白性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亚氯酸钠( 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张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等.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种制备亚氯酸钠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ClO2发生器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发生器中鼓人空气的作用可能是b(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还原为ClO2
(2)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原因是防止H2O2分解.
(3)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Na2SO4
(4)从吸收塔中可获得NaClO2溶液,从NaClO2溶液到粗产品(NaClO2)经过的操作步骤依次为: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5)为测定粗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
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10.00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人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液,用2.000mol.L-l Na2S2O3标准液滴定(I2+2S2O32-=2I-+S4O62-),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终点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晶胞计算是物质结构试题中经常考察的内容,也经常作为较难的空出现.
(1)氧和钠能够形成化合物A,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参数,a=0.566nm,A 的化学式为:Na2O,晶胞中氧原子的配位数为8;列式计算晶体A的密度(g•cm-3)$\frac{4×62g/mol}{(0.566×1{0}^{-7}cm)^{3}×6.02×10{\;}^{23}/mol}$.(不用算出结果)

(2)SiC的晶胞与金刚石的晶胞相似,设碳原子的直径为a cm,硅原子的直径为b cm,则晶胞的边长为$\frac{2\sqrt{3}}{3}$(a+b) cm(用含a、b的式子表示).
(3)钠钾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合金的化学式为KNa3;晶胞中K 原子的配位数为6;已知金属原子半径r(Na)=186pm、r(K)=227pm,计算晶体的空间利用率$\frac{\frac{4}{3}π(18{6}^{3×}3+22{7}^{3})}{(186×2+227×2)^{3}}$×100%(列出计算式,不需要计算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SO4═H++HSO4-,HSO4-?H++SO42-,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溶液显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SO42-+H2O?OH-+HSO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有BCD.
A.c(SO42-)+c(HSO4-)+c(H2SO4)=0.1mol•L-1   
B.c(OH-)=c(H+)+c(HSO4-
C.c(Na+)+c(H+)=c(OH-)+c(HSO4-)+2c(SO42-
D.c(Na+)=2c(SO42-)+2c(HSO4-
(3)如果25℃时,0.1mol•L-1的NaHSO4溶液中c(SO42-)=0.029mol•L-1,则0.1mol•L-1H2SO4溶液中c(SO42-)<  0.029mol•L-1(填“<”,“>”或“=”),理由是H2SO4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HSO4-的电离.
(4)0.1mol•L-1NaHSO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SO4-)>c(H+)>c(SO42-)>c(OH-).
(5)如果25℃时,0.10mol•L-1H2SO4溶液的pH=-lg 0.11,则25℃时,0.10mol•L-1的H2SO4溶液中c(SO42-)=0.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2014年8月关于“食盐加碘”的问题被广大医疗专家、沿海居民热议,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某地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GB5461
产品等级一级
配  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计)20~50mg/kg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1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用四氯化碳萃取.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酸化的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SO32-+H2O=2I-+SO42-+2H+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所依据的现象是滴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1.0×10-5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frac{423}{w}$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醇分子结构中不存在手性碳
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硬度大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化合物中不存在配位键的是(  )
A.NH4ClB.[Cu(NH34]SO4C.[Ag(NH32]NO3D.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将主族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X2O 4.7g溶于95.3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6%.Y与X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Y的氢氧化物12g与400mL 0.75moL•L-1的盐酸恰好中和.Z与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标准状况下5.6L ZO2气体的质量为16g.求X、Y、Z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分别写出它们原子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些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其中表示为苯的是D.
(2)在催化剂作用下,苯能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stackrel{催化剂}{→}$
(3)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发生多种取代反应.请写出苯生成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
(4)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是①②④(填序号).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
②苯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
④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⑤间二甲苯只有一种
⑥对二甲苯只有一种
(5)已知:①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CH3Br+CH3CH2Br+2Na$\stackrel{一定条件下}{→}$ CH3CH2CH3+2NaBr.
请写出以苯和乙炔为主要原料制备聚苯乙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