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高温下一定量的甲烷分解得到C2H2、H2及未分解的甲烷的混合气体,且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则甲烷的分解率为(  )
A.90%B.80%C.70%D.60%

分析 令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设分解的甲烷为xmol,根据方程式计算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后混合气体的质量等于起始甲烷的质量,根据m=nM计算出甲烷分解的物质的量,再求出分解率.

解答 解:令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设分解的甲烷为xmol,则:
2CH4→C2H2+3H2 气体物质的量增大
2                   2 
xmol                xmol
故反应后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xmol,
故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frac{1mol×16g/mol}{(1+x)mol}$=10g/mol,
则x=0.6
则甲烷的分解率为$\frac{0.6mol}{1mol}$×100%=60%,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根据方程式计算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是关键,注意把握公式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初始温度为500℃、容积恒定为10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如图充料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十H2O(g)△H=-25k/mol.已知乙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55倍;乙、丙中初始反应方向不同,平衡后对应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刚开始反应时速率:甲>乙B.平衡后反应放热:甲>乙
C.500℃下该反应平衡常数:K=3×102D.若a≠0,则0.9<b<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氯碱工业的生产流程图如图1:

(1)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粗盐水(含有Ca2+、Mg2+、SO42-等无机杂质)在进入电解槽前需要进行两次精制,写出一次精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Mg2++2OH-=Mg(OH)2↓;若食盐水不经过二次精制就直接进入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会产生什么后果:用试剂处理后的盐水中还含有少量Mg2+、Ca2+,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沉淀,损害离子交换膜.
(2)该流程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
(3)图2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阴极由碳钢网制成).
A处产生的气体是Cl2,F电极的名称是阴极,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4)从阳极槽出来的淡盐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氯,需要加入8%~9%的亚硫酸钠溶液将其彻底除去,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Cl2+H2O=SO42-++2H++2Cl-
(5)已知在电解槽中,每小时通过1A的直流电可以产生1.492g的烧碱,某工厂用300个电解槽串联生产10小时,制得32%的烧碱溶液(密度为1.342t/m3)140m3,电解槽的电流强度1.450×104A,该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为92.63%.(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高炉气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有N2、CO、CO2等.在含有大量N2的高炉气体系中,富集CO的技术关键在于要有对CO选择性好的吸附材料,从而实现CO和N2的分离.
(1)由CO可以直接合成许多C1化工产品,如生产甲醇.已知: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3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又知CO(g)燃烧热△H=-283kJ•mol-1,则CO(g)+2H2(g)=CH3OH(l)△H=-128.1kJ•mol-1
(2)工业上常采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OOCu(NH32 (aq)+CO(g)?CH3COOCu(NH32•CO(aq)△H<0
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措施有ad.
a.适当升高温度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3)到目前为止,CO吸附剂的开发大多数以铜(+1)为活性组分负载在各种载体上,然后采用变压吸附(PSA)方式在含N2体系中脱出CO.下图是变压吸附回收高炉气中CO的流程图.

①PSA-I吸附CO2时间对PSA-II中CO回收率的影响见图,由此可见,为了保证载铜吸附剂对CO的吸附和提纯要求,应采取的措施是尽量在PSA-I中将CO2脱除(保证PSA-I吸附CO2的时间).

②从PSA-II中富集得到的CO有广泛的用途,除生产甲醇外,列举其中一种用途作燃料.
③检验放空气体中是否含有CO的实验操作是:将该气体通入氯化钯(PdCl2)溶液中,观察是否有黑色的单质钯生成,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H2O═Pd↓+2HCl+CO2
(4)已知:Ksp(CaCO3)=a,Ksp[Ca(OH)2]=b,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石灰乳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溶液c(OH-)=c mol•L-1,则c(CO32-)=$\frac{a{c}^{2}}{b}$mol•L-1(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甘油()与甲酸、乙酸、丙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的甘油三酯最多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6种B.17种C.18种D.1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
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写出“浸取”环节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置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ad.
a.烧杯    b.容量瓶    c.滴定管    d.玻璃棒
(2)下图是一些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沉淀一溶解图

①滤渣I中含Fe(OH)3(填化学式).再加入NaOH调节pH=12.5可除去Mg2+、Ca2+(填离子
符号).
②加入H2C204应避免过量的原因是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产量减少.
(3)25℃,H2C204和HF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H2C204Ka1=5.36×10-2Ka2=5.35×10-5
HFKa=6.32×10-4
①H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2=$\frac{c({H}^{+})c({C}_{2}{{O}_{4}}^{2-})}{c(H{C}_{2}{{O}_{4}}^{2-})}$.
②H2C2O4溶液和Na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C2O4+F-═HF+HC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乙醇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油脂和水,甲苯和水,乙醇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由水电离的c(H+)=10-14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Fe2+、SO32-、MnO4-B.Na+、Cl-、NO3-、SO42-
C.Al3+、S2-、Cl-、SO42-D.Na+、AlO2-、Br-、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
(4)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恒容状态,向此容器中通入X、Y各1.0mol,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逆反应为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