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800℃时,在2L密闭容器内加入N0和02,发生反应:2N0(g)+O2(g)?2N02(g),测得n(N0)随时间的变化如表,请回答: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N0的平衡浓度c(NO)=3.5×10-3mol•L-1
(2)图中表示N02变化的曲线是b;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
a.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c.容器内N0、02、N02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容器内N0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

分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从3s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007mol,不再变化,3s时反应达平衡;
(2)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NO2)=△c(NO);
(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解答 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从3s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007mol,不再变化,3s时反应达平衡,所以平衡时NO的浓度为$\frac{0.007mol}{2L}$=3.5×10-3mol•L-1,故答案为:3.5×10-3mol•L-1
(2)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NO2)=△c(NO)=$\frac{(0.02-0.007)mol}{2L}$=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
故答案为:b;
(3)a.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在减小,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a正确;
b.可逆反应是动态平衡,到达平衡正逆速率相等,但不为0,故b错误;
c.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关系与起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错误;
d.容器内NO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知识,注意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渡元素全部都是副族元素
B.短周期共有32 种元素
C.科学研究时,经常在过渡元素中寻找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D.元素周期表共七个横行代表七个周期,18 个纵横代表18 个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Ⅰ:某学生用0.2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①
(2)步骤⑤中,在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将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0.2mol/L
滴定次数待测体积(ml)标准烧碱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0.000.4020.40
第二次20.004.0024.00
第三次20.002.0024.10
Ⅱ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将此温度下pH=11的Ba(OH)2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设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所得固体体积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10:1
(6)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则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mol/L)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s(AgX)>s(AgY)>s(AgZ);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乙二醛(OHC-CHO)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Ⅰ.工业生产乙二醛 
(1)乙醛(CH3CHO)液相硝酸氧化法 
在Cu(NO32催化下,用稀硝酸氧化乙醛制取乙二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3CHO+4HNO3$\stackrel{Cu(NO_{3})_{2}}{→}$3OHC-CHO+4NO↑+5H2O.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是生成的NO会污染空气,硝酸会腐蚀设备. 
(2)乙二醇(HOCH2CH2OH)气相氧化法  
①已知:OHC-CHO(g)+2H2(g)?HOCH2CH2OH(g)△H=-78kJ•mol-1 K1 
 2H2(g)+O2(g)?2H2O(g)△H=-484kJ•mol-1  K2
 乙二醇气相氧化反应HOCH2CH2OH(g)+O2(g)?OHC-CHO(g)+2H2O(g)的△H=-406kJ•mol-1.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frac{{K}_{2}}{{K}_{1}}$(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原料气中氧醇比为1.35时,乙二醛和副产物CO2的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温度在450~495℃之间和超过495℃时,乙二醛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升高温度,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温度超过495℃时,乙二醇大量转化为二氧化碳等副产物.  
Ⅱ.乙二醛电解氧化制备乙醛酸(OHC-COOH)的生产装置如图2所示,通电后,阳极产生的Cl2与乙二醛溶液反应生成乙醛酸.  
(3)阴极反应式为2H++2e-=H2↑. 
(4)阳极液中盐酸的作用,除了产生氯气外,还有增强溶液导电性. 
(5)保持电流强度为a A,电解t min,制得乙醛酸m g,列式表示该装置在本次电解中的电流效率η=$\frac{5mf}{111at}$%.
(设:法拉第常数为f Cmol-1;η=$\frac{生产目标产物消耗的电子数}{电极上通过的电子总数}$×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双安妥明()可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该物质合成线路如图所示:

已知:I.RCH2COOH$\stackrel{Br_{2},P}{→}$$\stackrel{苯酚钠}{→}$
II.RCH-CH2$\stackrel{HBr,过氧化物}{→}$RCH2CH2Br
III.已知:C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8倍,且支链有一个甲基;I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I(C3H4O)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K的结构具有对称性.试回答:
(1)A的结构简式,J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醛基、羟基.
(2)C的名称为2-甲基-1-丙烯.
(3)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32CH2Br+NaOH$→_{△}^{水}$CH(CH32CH2OH+NaBr,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H+K→双安妥明”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的有机物有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谱峰,峰面积之比为6:1:1的结构简式为HCOOCH(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选项有机物数目,与分子式为ClC4H7O2且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的有机物数目相同的是(不含立体异构)(  )
A.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B.分子式为C4H8O2的酯
C.甲苯()的一氯代物D.立体烷( )的二氯代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Ⅰ含氮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变化复杂.
现用如图3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己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 21℃、NO-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E→D→B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防止装置中的空气将NO氧化成NO2,影响产物的检验
(3)在关闭弹簧夹,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盛装70%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实验确认有NO的现象是D中刚开始为无色,通入O2后变为红棕色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NO2+H2SO4(浓)=Na2SO4+NO↑+NO2↑+H2O.
Ⅱ.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
【资料卡片】
a.NH4NO3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b.在230℃以上时,同时有弱光:2NH4NO3=2N2↑+O2↑+4H2O
c.在400℃以上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
(5)如图2 将水滴入盛有硝酸铵的试管中,观察到的A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下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6)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来制备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填“能”或“不能”)不能用硝酸铵代替氯化铵.
(7)在汽车发生碰撞时,NaN3会产生N2(填化学式)气体充满安全气囊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
(8)完成离子反应IV:8NO+7H2O=3NH4++5NO3-+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MnO2+4H++4Cl-=Mn2++2Cl2↑+2H2O
B.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
C.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CO32-+2H+=CO2↑+H2O
D.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Fe3++Cu=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X、Y、Z、W、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W、Y与R分别同主族.Z在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W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R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W>YB.最高价含氧酸酸性:W>R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RD.简单离子半径: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