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1)如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O2(g)+CO(g)=CO2(g)+NO(g)△H=-234KJ/mol.
(2))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s,石墨)+O2(g)═C02(g)△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H3=-25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 C2H2(g)反应的焓变:△H=+226.7kJ•mol-1
(3)常温下,0.3g的乙烷和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并放出68.35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frac{7}{2}$O2(g)=2CO2(g)+3H2O(l)△H=-6835kJ/mol.若1mol水蒸气转化生成液态水放热44kJ,则1mol乙烷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的△H=-6703kJ/mol.

分析 (1)NO2(g)+CO(g)=CO2(g)+NO(g)△H=E1-E2
(2)可以先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的焓变,最后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0.3g的乙烷和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并放出68.35kJ热量,则1mol乙烷放出的热量为68.35kJ×$\frac{30g}{0.3g}$=6835kJ,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解答 解:(1)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H=E1-E2=134 kJ/mol-368 kJ/mol=-234KJ/mol,
故答案为:NO2(g)+CO(g)=CO2(g)+NO(g)△H=-234KJ/mol;
(2)已知:①C (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
②2H2(g)+O2(g)=2H2O (l)△H2=-571.6kJ•mol-1
③2C2H2(g)+5O2(g)═4CO2(g)+2H2O (l)△H2=-2599kJ•mol-1
2C (s,石墨)+H2(g)=C2H2(g)的反应可以根据①×2+②×$\frac{1}{2}$-③×$\frac{1}{2}$得到,
所以反应焓变△H=2×(-393.5kJ•mol-1)+(-571.6kJ•mol-1)×$\frac{1}{2}$-(-2599kJ•mol-1)×$\frac{1}{2}$=+226.7kJ•mol-1
故答案为:+226.7kJ•mol-1
(3)0.3g的乙烷和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并放出68.35kJ热量,则1mol乙烷放出的热量为68.35kJ×$\frac{30g}{0.3g}$=6835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frac{7}{2}$O2(g)=2CO2(g)+3H2O(l)△H=-6835 KJ/mol;
1mol水蒸气转化生成液态水放热44kJ,则3H2O(l)=3H2O(g)△H=+132 kJ/mol,所以C2H6(g)+$\frac{7}{2}$O2(g)=2CO2(g)+3H2O(g)△H=-6835 kJ/mol+132 kJ/mol=-6703 kJ/mol,
故答案为:C2H6(g)+$\frac{7}{2}$O2(g)=2CO2(g)+3H2O(l)△H=-6835 kJ/mol;-6703 kJ/mo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盖斯定律计算应用,难度中等,明确盖斯定律并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工业常用燃料与水蒸气反应制各H2和CO,再用H2和CO合成甲醇.
(1)制取H2和CO通常采用:C(s)+H2O(g)?CO(g)+H2(g)△H=+131.4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d.
A.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B.标准状况下,上述反应生成IL H2气体时吸收131.4kJ的热量
C.若CO(g)+H2(g)?C(s)+H2O(l)△H=-QkJ•mol-1,则Q<131.4
D.若C(s)+CO2(g)?2CO(g)△H1;CO(g)+H2O(g)?H2(g)+CO2(g)△H2 则:△H1+△H2=+131.4kJ•mol-1
(2)甲烷与水蒸气反应也可以生成H2和CO.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己知在某温度下2L的密闭绝热容器中充入2.00mol甲烷和1.00mol水蒸气,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不同时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0min2min4min6min
CH42.001.761.60n2
H20.000.72n11.2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①0min~2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mol•L-1•min-1
②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20%.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00mol甲烷和1.00mol水蒸气,达到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判断该反应达到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ad(填字母)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c(CH4)与c(CO)相等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3v(CH4)=v(H2
( 3 )合成甲醇工厂的酸性废水中含有甲醇(CH3OH),常用向废液中加入硫酸钴,再用微生物电池电解,电解时Co2+被氧化成Co3+,Co3+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达到除去甲醇的目的.工作原理如图(c为隔膜,甲醇不能通过,其它离子和水可以自由通过).

①a电极的名称为阳极.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6Co3++CH3OH+H2O=6Co2++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下列物质:
①H2O ②石墨  ③NH4NO3 ④AgCl  ⑤CH3COOH⑥硫酸  ⑦NH3•H2O ⑧蔗糖,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③④⑥;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①⑤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⑧(用编号填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与NaHSO3溶液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aHSO3溶液与FeCl3反应:HSO3-+2 Fe3++H2O═SO42-+2Fe2++3H+
B.NaHSO3溶液和足量Ca(OH)2溶液反应:Ca2++OH-+HSO3-═CaSO3↓+H2O
C.NaHSO3溶液和稀HNO3反应:HSO3-+H+═SO2↑+H2O
D.NaHSO3溶液和NaAlO2溶液反应:HSO3-+AlO2-+H2O═SO32-+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nC(g),I.将1molA和3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x;Ⅱ.若起始时A,B,C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均不为零),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Ⅰ达平衡时,A、B、C各增加1mol,则A的转化率将一定增大
B.若向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A和3molB,C的体积分数若大于x,可断定n>3
C.若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当满足9a+c=3b,则可判断n=3
D.若n=2,则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1<b<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乙烷B.甲苯C.氯乙烯D.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了高热值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生产煤炭气的反应之一是:C (s)+H2O (g)?CO(g)+H2(g)△H=+131.4kJ/mol

(1)在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g/L,用H2O表示0~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2mol∕L•min.
(2)关于上述反应在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AC.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v(H2O)=v(H2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若上述反应在t0时刻达到平衡(如图1),在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请在右图中继续画出t1时刻之后
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①缩小容器体积,t2时到达平衡(用实线表示);
②t3时平衡常数K值变大,t4到达平衡(用虚线表示).
(4)在一定条件下用CO和H2可以制得甲醇,CH3OH和CO的燃烧热为别725.8kJ/mol,283.0kJ/mol,水的摩尔蒸发焓为44.0 kJ/mol,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O2(g)=CO(g)+2H2O(g)△H=-354.8kJ∕mol.
(5)如图2所示,以甲醇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实现下列电解过程.乙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4H+.当甲池中增重16g时,丙池中理论上产生沉淀质量的最大值为34.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合物E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

(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酚羟基和羧基,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为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2)B→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1mol E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3)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OH→CH3COONa+CH3OH++H2O.
(4)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峰
C.能与FeCI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该同分异构体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mol NaOH.
(5)E的同分异构体很多,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某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c(填标号).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CH33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B.乙醛的结构式:CH3CHO
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