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子式为C2H4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 |
B. | 氯水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作用,两者漂白原理不相同 | |
C. | 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可见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 |
D. | 等质量的铜粉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和途径b消耗的H2SO4相等 途径a:Cu$→_{△}^{O_{2}}$CuO$→_{△}^{稀H_{2}SO_{4}}$CuSO4;途径b:Cu$→_{△}^{浓H_{2}SO_{4}}$CuSO4 |
分析 A、分子式为C2H4O的化合物可能为乙醛,还可能为环醚;
B、氯水是由于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作用,而二氧化硫是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D、在途径a中,硫酸只做酸;而在途径b中,浓硫酸既做酸又做氧化剂.
解答 解:A、分子式为C2H4O的化合物有同分异构体,可能为乙醛,还可能为环醚,故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氯水是由于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作用,漂白效果稳定,而二氧化硫是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漂白效果不稳定,故B正确;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故C错误;
D、设铜粉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无论通过哪种途径转化,最终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在途径a中,硫酸只做酸,故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在途径b中,浓硫酸既做酸又做氧化剂,根据生成的硫酸铜为1mol可知,做酸的硫酸为1mol,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可知,做氧化剂的硫酸为1mol,故消耗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共为2mol,即大于1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反应路径的选择,综合性较强,应注意的是浓硫酸在和铜反应时,浓硫酸既做酸又做氧化剂.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气体生成 | |
B. | Na+浓度基本不变 | |
C. | HCO3-浓度减小而CO32-浓度增大 | |
D. | SO3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Na2O2+H2O=2Na++SO42-+2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铜溶于0.5 mol•L-1的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 |
B. | 工业上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 | |
C. | 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的溶液:Ba2++2OH-+2H++SO42-═BaSO4↓+2H2O | |
D. | H2C2O4(弱酸)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2-+5H2C2O4=2Mn2++10CO2↑+2H2O+6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金属 离子 | 开始沉淀 的pH | 沉淀完全 的pH |
Fe3+ | 1.1 | 3.2 |
Al3+ | 3.0 | 5.0 |
Fe2+ | 5.8 | 8.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3+在反应①中作氧化剂,在反应②中为氧化产物 | |
B. |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O2,则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2 mol | |
C. | 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 |
D. | 在工业生产H2O2过程中要严格避免混入Fe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6g镁在足量的氮气中完全燃烧共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
B. | 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共价键数目为3NA | |
C. | 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3NA | |
D. | 1 mol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