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Z线上任意点均呈中性,pH=7
B.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C.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D.图中T1<T2

分析 A.在XZ线上任意点均有c(H+)=c(OH-);
B.任何溶液中都存在c(H+)×c(OH-)=Kw;
C.在X、Z连线的上方,c(H+)<c(OH-),在X、Z连线的下方,c(H+)>c(OH-);
D.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Kw逐渐增大.

解答 解:A.XZ连线是一条Kw渐渐变大的线,pH也变小,故A错误;
B.只要是水溶液中,都会有c(H+)×c(OH-)=Kw,故B正确;
C.XZ连线的斜率是1,存在c(H+)=c(OH-),在X、Z连线的上方,c(H+)<c(OH-),在X、Z连线的下方,c(H+)>c(OH-),故C正确;
D.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Kw逐渐增大,Z点Kw大于X点,所以T1<T2,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积常数,明确图中纵横坐标、曲线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课题小组根据废旧显示屏玻璃中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他们设计如下流程,以此玻璃粉末为原料,制得Ce(OH)4和硫酸铁铵矾[Fe2(SO43•(NH42SO4•24H2O].

已知:
Ⅰ.酸性条件下,铈在水溶液中有Ce3+、Ce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Ce4+有较强氧化性;
Ⅱ.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
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①加NaOH溶液,玻璃粉末中的SiO2(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反应②中H2O2的作用是氧化Fe2+使之转化为Fe3+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2CeO2+6H++H2O2=2Ce3++4H2O+O2↑.
(4)操作①的步骤是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操作②的名称是分液.
若过滤操作使用下图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5)已知有机物 HT 能将Ce3+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2Ce3+(水层)+6HT(有机层)?2CeT3(有机层)+6H+(水层)从平衡角度解释:向 CeT3 (有机层)加入H2SO4 获得较纯的含Ce3+的水溶液的原因是混合液中加入H2SO4使c(H+)增大,平衡向形成Ce3+水溶液方向移动在实验室中进行萃取分液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分液漏斗和烧杯,振荡,静置,当液体分层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或将分液漏斗上口塞子凹槽对准漏斗口颈上小孔),先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后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6)流程中有一种试剂可以循坏使用,这种试剂是有机物 H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FeCl2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有关数据如下:
C6H5Cl(氯苯)C6H4Cl2FeCl3FeCl2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不溶于C6H5Cl、C6H4Cl2、苯,易吸水.
熔点/℃-4553----
沸点/℃132173----
查阅资料知:氯化铁遇水剧烈水解.实验室可以用如下方法来制备无水FeCl2
按图装置,在三颈烧瓶中放入a g无水氯化铁和过量的氯苯,控制反应温度在128~139℃加热3h,冷却,分离提纯得到粗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生成FeCl2的反应中,还原剂是C6H5Cl.
(2)实验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防止安全瓶内的水分进入A装置,导致FeCl2变质,虚线框内应选择的安全瓶(盛有蒸馏水)是c.(填标号)
(3)实验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接近或超过C6H5Cl的沸点,C6H5Cl不会有明显损失,原因是_实验使用了冷凝回流装置.
(4)冷却反应后的实验装置,对三颈烧瓶内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产品.
①洗涤沉淀所用的试剂应为b.(填标号)
a.蒸馏水    b.苯    c.烧碱溶液
②回收滤液中C6H5Cl的方案为蒸馏滤液,并收集132℃馏分.
(5)用x mol•L-1NaOH溶液滴定安全瓶中得到的盐酸,消耗少y mLNaOH溶液,则反应中氯化铁的转化率为$\frac{x•y×1{0}^{-3}×2×162.5}{a}×100%$(只列出计算式).
(6)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此温度下在实验室中配制100mL5.0mol•L-1,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2mol•L-1的盐酸2.5mL(总体积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取代反应
B.乙烯和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一氯丙烷(C3H7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
D.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有A、B、C、D、E、F六种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D和F元素对应的单质为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A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元素A与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甲具有10e-、并能使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与E同主族.下图中均含D或F元素的物质均会有图示转化关系:
①均含D元素的乙、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均含F元素的乙(单质)、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甲的电子式为
(2)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稳定性:A2C大于   A2E(填“大于”“小于”“等于”).
(3)均含有D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AlO2-+6H2O=4Al(OH)3↓.
(4)丙、丁分别是含F元素的简单阳离子,检验含丙、丁两种离子的混合溶液中的低价离子,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仅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甲苯、四氯化碳、己烯、乙醇、碘化钾溶液、亚硫酸六种无色液体,则这种试剂是(  )
A.双氧水B.溴水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B.乙烯的比例模型可表示为   
C.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D.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产生黑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
A.为检验SO42-需要滴加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并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把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煤气灯外焰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蘸取K2CO3溶液并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为淡紫色
C.向盛有足量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D.实验室制备乙炔时,常用NaOH溶液除去产生的H2S、PH3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ClO2作为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用来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已知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实验室制备ClO2的原理是用亚氯酸钠固体与氯气反应:2NaClO2+Cl2═2ClO2+2NaCl.如图1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和收集一定量较纯净的ClO2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和垫持用品省略).其中E中盛有CCl4液体(用于除去ClO2中的未反应的Cl2).

(1)仪器P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组装完仪器加入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
(2)写出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B装置中所盛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4)F为ClO2收集装置2,应选用的装置如图2是②(填序号),其中与E装置导管相连的导管口是d(填接口字母).
(5)若用100mL 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制备Cl2,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C(填序号).
A.>0.1mol        B.0.1mol     C.<0.1mol             D.无法判断
(6)写出下列与氯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乙烷与氯气一氯取代反应CH3CH3+Cl2$\stackrel{光照}{→}$CH3CH2Cl+HCl
②乙烯通入氯水:CH2=CH2+Cl2→CH2ClC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