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已知:CH4(g)+2O2(g)═CO2(g)+2H2O(1)△H1=-Q1 KJ/mol
2H2(g)+O2(g)═2H2O(g)△H2=-Q2 KJ/mol
2H2(g)+O2(g)═2H2O(1)△H3=-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出的热量为(0.4Q1+0.1Q3)KJB.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2)KJ
C.△H2>△H3D.△H2<△H3

分析 A.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
B.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水为液态;
C.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
D.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

解答 解:A.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frac{11.2}{22.4}$=0.5mol,
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
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frac{4}{5}$=0.4mo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
由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可知,
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
由2H2(g)+O2(g)═2H2O(l)△H=-Q3kJ/mol可知,
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frac{1}{2}$×Q3kJ/mol=0.05Q3kJ,
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故A错误;
B.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水为液态,氢气按2H2(g)+O2(g)═2H2O(l)△H=-Q3kJ/mol计算,故B错误;
C.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故C正确;
D.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注意根据水的状态选择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为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H2O)4]2++4Cl-?[CuCl4]2-+4H2O
(蓝)            (绿)
能使黄绿色CuCl2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  )
A.蒸发浓缩B.加水稀释C.加入AgNO3D.加入食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分别做以下实验:
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先显红色后显无色,起主要作用的成分分别是H+和HClO.
②向氯水中加入碘化钾淀粉试液,显蓝 色,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能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反应中能量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1)中和热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大小烧杯、量筒、温度计、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其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②该实验常用0.50mol•L-1 HCl和0.55mol•L-1的NaOH溶液各50mL.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作用是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③若上述HCl、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升高3.4℃,则△H=-56.8kJ/mol.
(2)化学在能源开发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①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象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和水汽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1,H2O(l)═H2O(g)△H=+44kJ•mol-1;则“可燃冰”释放的32g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780.6kJ_.
②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H=-2165 kJ•mol-1
③用CO2和氢气合成CH3OCH3(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
已知:CO(g)+2H2(g)?CH3OH(g)△H=-90.7kJ•mol-1
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则CO2和氢气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CH3OCH3(g)+3H2O(g)△H=-122.5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固体NH4Cl和Ca(OH)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B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其作用是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3CuO$\frac{\underline{\;\;△\;\;}}{\;}$N2+3H2O+3Cu.
(4)实验时在试管D中出现了无色液体,该无色液体的名称应该是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生石灰、白磷、熟石灰B.液态氧、胆矾、液态空气
C.铁、干冰、氯化氢气体D.氮气、碘酒、碱式碳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铁
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要定期刷防护漆
D.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 ②Al(OH)3 ③葡萄糖 ④H2N-CH2-COOH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A.只有②③④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②D.有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标准状况下,67.2LCO2的物质的量是3mol,质量为132g,含有6NA个氧原子.
(2)0.6mol O2与0.4mol O3质量之比为1:1,分子个数之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