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0℃时18 g水 | |
B. | 常温常压下1 mol氨 | |
C. | 标准状况下含6.02×1023个原子的Cl2 | |
D. | 标准状况下44 g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 | |
B. |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那样的特殊 保护 | |
C. |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是因为铝不活泼 | |
D. |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多孔,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要 涂保护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硼与铝的性质相似,能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硼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硼(BCl3),生成的三氯化硼遇水水解产生白雾(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 ℃,沸点为12.5 ℃),且三氯化硼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E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盛装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使实验更简便。
(4)为了顺利完成实验,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填字母),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a.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b.先点燃D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c.同时点燃A、D两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治理废水中Cr2O72-的污染,常先加入试剂使之变为Cr3+,该试剂
A.NaOH溶液 B.FeCl3溶液 C.明矾 D.Na2SO3和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HCl→Cl2→HClO→NaClO
B.Na→Na2O2→Na2CO3→NaHCO3
C.Si→SiO2→H2SiO3→Na2SiO3
D.Al→NaAlO2→Al(OH)3→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需配制500 mL 0.1 mol/L NaOH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浓度、容积和压强
B. 如果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必须先对容量瓶进行烘干
C. 将所需的氢氧化钠固体倒入到容量瓶中溶解
D. 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会使所配制的NaOH 溶液的浓度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溶液中含有NH4+、Fe2+、Al3+、SO42-、Cl-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2O2,微热并搅拌,再通入过量的HI气体,充分反应后,最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NH4+、Fe2+、SO42-的物质的量减少, Al3+、Cl-的物质的量不变
B.Fe2+先被氧化并形成沉淀,后来沉淀溶解并被还原为Fe2+,最后又被氧化
C.该实验中共有两种气体生成
D.Al3+先形成沉淀后溶解,后来再形成沉淀接着又沉淀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H=+283.0 KJ/mol | |
B. | HC1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热△H=2×(-57.3)KJ/mol | |
C. |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 |
D. | 已知:H-H键的键能为a KJ/mol,Cl-C1键的键能为b KJ/mol,H-C1键的键能为c KJ/mol,则生成1 mol HC1放出的能量为$\frac{(a+b-2c)}{2}$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