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反应C(s)+H2O(g)?CO(g)+H2(g)△H=+131.3kJ•mol-1,达到平衡后,体积不变时,以下有利于提高H2产率的措施是BC.
A.增加碳的用量   B.升高温度   C.用CO吸收剂除去CO  D.加入催化剂
(2)已知,C(s)+CO2(g)?2CO(g)△H=+172.5kJ•mol-1
则反应 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3)CO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3OH(g)+H2O-6e-=CO2+6H+
(4)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0.16mol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t/min2479
n(H2O)/mol0.120.110.100.10
①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达到新平衡前 v(逆)< v(正)(填“>”、“<”或“=”).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9}{25}$;
③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0.1mol CO和0.1mol H2O(g),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 (1)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少生成物的量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利用盖斯定律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进行相应的运算;
(3)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燃料电池是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依据电解质溶液时酸性溶液书写电极反应;
(4)①正反应放热,降温时平衡正向移动;
②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
③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等比例加入反应物,平衡与原平衡等效.

解答 解:(1)A.增加碳的用量,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2产率增大,故正确;
C.用CO吸收剂除去CO,平衡正向移动,H2产率增大,故正确;         
D.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故选:BC;
(2)已知:①C(s)+H2O(g)?CO(g)+H2(g),△H=+131.3kJ•mol-1
②C(s)+CO2(g)?2CO(g),△H=+172.5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CO(g)+H2O(g)?CO2(g)+H2(g),△H=131.3kJ•mol-1-172.5kJ•mol-1=-41.2kJ•mol-1
故答案为:-41.2kJ•mol-1
(3)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负极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
故答案为:CH3OH(g)+H2O-6e-=CO2+6H+
(4)①正反应放热,降温时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故答案为:<;
②CO和H2O反应了0.06mol,则CO2和H2生成了0.06mol,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反应物CO和H2O为0.05mol/L,生成物CO2和H2为0.03mol/L,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frac{0.03mol/L×0.03mol/L}{0.05mol/L×0.05mol/L}$=$\frac{9}{25}$,故答案为:$\frac{9}{25}$;
③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与原平衡等比例加入反应物,平衡与原平衡等效,所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与原判断相同,故答案为:不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移动、盖斯定律应用、平衡常数的计算、等效平衡,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三氧化硫的熔点为16.8℃,沸点为44℃,下列有关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SO3是液体
B.标准状况下,1 mol SO3的体积约为22.4L
C.SO3与CaO反应生成CaSO3
D.SO2遇空气即生成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10.8g 金属铝投入到400mL 2.0mol/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则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溶液B.Ba(OH)2溶液C.H2SO4溶液D.H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饱和NaH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HCO3-
B.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Ca2++CO32-═CaCO3
D.氯化铝与过量氨水反应:Al3++4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CaOB.NH4ClC.H2O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从缺乏仪器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
A.蒸发B.萃取C.液体过滤D.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工业常用燃料与水蒸气反应制各H2和CO,再用H2和CO合成甲醇.
(1)制取H2和CO通常采用:C(s)+H2O(g)═CO(g)+H2(g)△H=+131.4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D.
A.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B.标准状况下,上述反应生成ILH2气体时吸收131.4kJ的热量
C.若CO(g)+H2(g)═C(s)+H2O(l)△H=-QkJ•mol-1,则Q<131.4
D.若C(s)+CO2(g)═2CO(g)△H1;CO(g)+H2O(g)═H2(g)+CO2(g)△H2 则:△H1+△H2=+131.4kJ•mol-1
(2)甲烷与水蒸气反应也可以生成H2和CO.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己知在某温度下2L的密闭绝热容器中充入2.00mol甲烷和1.00mol水蒸气,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不同时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0min2min4min6min
CH42.001.761.60n2
H20.000.72n11.2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①0min~2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mol•L-1•min-1
②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20%.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00mol甲烷和1.00mol水蒸气,达到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判断该反应达到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ad(填字母)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c(CH4)与c(CO)相等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3v(CH4)=v(H2
( 3 )合成甲醇工厂的酸性废水中含有甲醇(CH3OH),常用向废液中加入硫酸钴,再用微生物电池电解,电解时Co2+被氧化成Co3+,Co3+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达到除去甲醇的目的.工作原理如下图(c为隔膜,甲醇不能通过,其它离子和水可以自由通过).

①a电极的名称为阳极.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6Co3++CH3OH+H2O=6Co2++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X→Z,c(OH-)增大,所以可以通过加碱来实现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T1与T2两条曲线之间的任意点均有c(H+)×c(OH-)=10-14
D.XZ线表示c(H+)=c(OH-),溶液显中性,所以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