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的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需要使用石灰石
B.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
C.侯氏制碱、肥皂的制取工艺过程中均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吸收了CO2

分析 A.陶瓷生产中不需要石灰石;
B.花岗岩不会放出甲醛气体;
C.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由于NaHCO3溶解度小于Na2CO3,故NaHCO3在溶液中析出;肥皂的制取工艺过程中,加入细盐能够降低肥皂的溶解度;
D.酸雨中亚硫酸为弱电解质,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强电解质硫酸,溶液的PH减小.

解答 解:A.玻璃的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高岭土(陶土)生产中不需要石灰石,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粘土,故A错误;
B.花岗岩不会放出甲醛气体,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故B错误;
C.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由于NaHCO3溶解度小于Na2CO3,故NaHCO3在溶液中析出;肥皂的制取工艺过程中,加入细盐能够降低肥皂的溶解度,所以两个工艺流程都用到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故C正确;
D.饱和CO2溶液的PH等于5.6,而雨水的pH由4.68变为4.28,是由于2H2SO3+O2═2H2SO4,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涉及无机硅酸盐材料、侯氏制碱法原理、皂化反应,酸雨的成因,明确工艺流程及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机物X,如图是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的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已知:(1)X为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
(2)烷基苯在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
(3)(苯胺,易被氧化)
请根据本题所给信息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分子式为C7H8
(2)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酚羟基、羧基;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已知A为一氯代物,则E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n$\stackrel{一定条件}{→}$+(n-1)H2O;
(5)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10种:
①含有苯环;②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NaHCO3完全反应.
(6)请写出以A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Br$→_{△}^{NaOH}$CH3CH2OH$→_{浓硫酸,△}^{CH_{3}COOH}$CH3COOCH2CH3
CH3CH2Br$\stackrel{NaOH溶液}{→}$CH3CH2OH$→_{浓硫酸,△}^{CH_{3}COOH}$ CH3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A
B.1L1mol/L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总数为4NA
C.反应KIO3+6HI=KI+3H2O+3I2中,生成1molI2转移电子的总数为2NA
D.1.8g2H2O所含中子总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有机物A~M有如图转化关系,A与F分子中含碳原子数相同,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A中含一个卤素原子,F的分子式为C9H10O2;D能发生银镜反应;M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其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已知:(R1、R2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
(1)B、F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④(填反应序号);
(3)D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
(4)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260之间,从以上转化中不能确认A中含有哪种卤素原子,确定该官能团的实验步骤和现象为取反应①后的混合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HNO3至酸性,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A中含氯原子;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A中含溴原子;
(5)符合下列条件F的同分异构体共有2种.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1:1: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反应中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
有关数据列如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苯 5.5 80 0.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难溶于水
 间二硝基苯 89 301 1.57 微溶于水
 浓硝酸 83 1.4 易溶于水
 浓硫酸 338 1.84 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①取100mL烧杯,用20mL浓硫酸与18mL浓硝酸配制混和酸,将混合酸小心加入B中;②把18mL(15.84g)苯加入A中;③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和均匀.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④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NaOH溶液、水洗涤并分液;⑤分出的产物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片刻,然后倒入蒸馏烧瓶,弃去CaCl2,进行蒸馏纯化,收集205~210℃馏分,得到纯硝基苯18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2)配制混合酸时,能否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不能,容易发生迸溅.
(3)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水浴加热.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A中液体就是粗硝基苯,粗硝基苯呈黄色的原因是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或硝酸)等杂质.
(4)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洗去残留的NaOH及生成的盐.
(5)在蒸馏纯化过程中,因硝基苯的沸点高于140℃,应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水直形冷凝管的原因是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而发生炸裂.
(6)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产率是72.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造纸废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或溶洞中,可减少污染
B.煤的气化和液化能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
C.氯碱工业中的“碱”指的是Na2CO3
D.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
A.c(CO32-B.c(Mg2+C.c(H+D.Ksp(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单元操作中采用了热交换设计的有(  )
A.电解食盐水制烧碱B.合成氨中的催化合成
C.硫酸生产中的催化氧化D.氨碱法中的氨盐水碳酸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40℃,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
C.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
D.随着CO2的通入,$\frac{c(O{H}^{-})}{c(N{H}_{3}•{H}_{2}O)}$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