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n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n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0.01mol/L r溶液的pH为2,p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s通常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ZB.W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C.Y的氧化物可能呈黑色或红棕色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分析 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n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n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n为Br2,0.01mol/L r溶液的pH为2,r为强酸,则r为HBr,p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p为C6H6,s通常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油状液体,s为溴苯,q为FeBr3,m为Fe,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C,Y为Fe,Z为Br,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W<X<Z,故A正确;
B.W的氧化物为水,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故B正确;
C.Y的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FeO时均为黑色,为氧化铁时为红棕色,故C正确;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若为HBrO4时为强酸,若为HBrO时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n为溴、p为苯推断各物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溴苯的制备实验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反应符合图示的是(  )
A.镁片与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D.乙醇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不慎将油滴在衣服上,要除去油滴的方法通常为(  )
A.分液B.蒸馏C.过滤D.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反应3A(g)+xB(g)?2C(g),将3 molA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A与B的转化率相等,C的浓度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a处反应速率比b处反应速率大
C.反应方程式中计量数x=1D.b状态时: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适宜混合使用
B.75%的酒精溶液可用作皮肤消毒剂
C.SO2可用于漂白银耳
D.油脂和纤维素均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B.“84”消毒液能漂白有色物质
C.常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明矾、硫酸铁常用于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探究草酸的制取和草酸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法制备草酸,装置如图所示
①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控制反应温度55-6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混合酸(65%的HNO3与98%的H2SO4的质量比2:1.25)
③反应3小时,冷却,抽滤后再重结晶得到草酸晶体,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的反应为: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1)如图实验装置中仪器乙的名称为:冷凝管.装置B的作用是防C中液体倒吸进A中(安全瓶).
(2)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取样,加碘水,看是否变蓝,变蓝则证明水解不完全,否则,水解完全.
实验Ⅱ:探究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3)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可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近乎无色,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4)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当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为探究其原因,同学们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序号H2C2O4(aq)KMnO4(H+)(aq)MnSO4(S)
(g)
褪色时间(S)
C(mol•L-1V(mL)C(mol•L-1V(mL)
实验10.120.014030
实验20.120.01454
由此你认为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的原因是Mn2+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5)草酸亚铁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草酸可以制备草酸亚铁,步骤如下:
称取FeSO4•7H2O 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水和少量稀H2SO4溶液酸化,加热溶解.向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C2O4溶液,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沸,不断搅拌,以免暴沸,待有黄色沉淀析出并沉淀后,静置.倾出上清液,再加入少量水,并加热,过滤,充分洗涤沉淀,过滤,用丙酮洗涤固体两次并晾干.
①生成的草酸亚铁需充分洗涤沉淀,检验是否洗涤完全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②用丙酮洗涤固体两次的目的是降低草酸亚铁的溶解量,同时更快洗去表面的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白磷(P4)、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污染.
资料:氰化钠白色结晶颗粒、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 氢、水溶液呈碱性.
(1)白磷有毒,能和氯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P4+10HC1O3+18H2O?10HC1+12H3PO4,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H3PO4,若有1mo1P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20mol.
(2)氰化钠(NaCN)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等方面.
①已知:25℃时,HCN的电离平衡常数1=6.2×10-10,H2CO3在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是Ka1=4.5×10-7、Ka2=4.7×10-11,则向NaCN溶液通入少量CO2反应方程式是:CO2+NaCN+H2O=NaHCO3+HCN.
②常温下,氰化钠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N+H2O2+H2O=NaHCO3+NH3↑.
(3)实验室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O3

装置a中盛装Na2SO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装置b的作用是安全瓶或者防倒吸.
①装置c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气体等,实验结束后,装置d中的溶质有NaOH、Na2 CO3,还可能有Na2SO3
②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NaOH溶液(选填“NaOH溶液”、“水”、“CC14”中任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均匀的粉末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40mL 1mol•L-1的FeCl3溶液反应,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
实验序号
m(粉末样品)/g0.901.803.607.20
m(反应后剩余固体)/g00.642.486.08
计算:
(1)样品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n(Fe):n(Cu)=1:1.
(2)实验②的滤液中c(Fe2+)=1.37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