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单质在过量的空气中燃烧生成SO3
B. 自然界的硫元素主要以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形式存在
C. 二氧化硫和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D. 浓硫酸与碳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酸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
B. 氨基酸均只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C. 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聚乙烯、油脂、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D. 蚕丝、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全国各地雾霾严重,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污染物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Ⅰ.氮氧化物的研究
(1)一定条件下,将2mol NO与2mol 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 2NO2(g),下列状态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NO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C.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O2的消耗速率和NO2的消耗速率相等
(2)已知反应. 2NO(g) N2(g)+O2(g) ΔH<O,在不同条件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曲线R1、R2对应的下列反应条件中不同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压强 B.温度 C.催化剂
根据图2中的能量变化数据.计算反应2NO(g) N2(g)+O2(g)的ΔH=__________
Ⅱ.碳氧化物研究
(3)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ΔH<O ,现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图3甲)中通入1mol CO和2mol H2,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温度(T)下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请回答:
①T1_____ T2(填“>”或“<”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T2℃时,第20min时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此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
②若将1mol CO和2mol H2通入原体积为1L的恒压密闭容器(图3乙)中,在T2℃下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若再向容器中通入l mol CH3OH(g),重新达到平衡后,CH3OH(g)在体系中的百分含量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一定条件下也可用NaOH溶液与CO反应生成甲酸钠,进一步反应生成甲酸来消除CO污染。常温下将a mol的CO通入2 L bmol/L NaOH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甲酸钠和含少量甲酸的混合溶液(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测得溶液中c(Na+)=c(HCOO-),则该混合溶液中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a=____________ (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
A. 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 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只敞口烧杯中分别发生如下反应:一只烧杯中反应为:A+B=C+D,反应温度为T1,另一只烧杯中反应为:M+N=P+Q,反应温度为T2,T1>T2,则两只烧杯中反应速率快慢为
A.前者快 B.后者快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的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H2O2溶液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关系图,图2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装置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说明反应速率大小主要与 有关,对应图2中的实验装置如何设计? 。
(2)如果图2装置中放入的是经高温处理过的土豆片,实验现象是 ,原因是 。
(3)实验过程中温度、pH等保持不变,形成曲线a与曲线b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将图2装置中含有新鲜土豆片的烧瓶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水浴锅中,定时记录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的气体量,绘制出的温度对H2O2酶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图不够科学,其原因是 。
(4)曲线b在B点后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曲线c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