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错(判断对错)

分析 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负极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L错.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正确判断原电池的两极及发生反应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电池工作原理,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某日某地,一辆满载砒霜(剧毒)的卡车发生交通事故,至使三十桶砒霜洒落在河水中,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阻止大规模污染发生,已知氢氧化钠能与砒霜发生如下反应(砒霜的化学式用X表示):X+6NaOH=2Na3AsO3+3H2O.
(1)根据上述反应推断砒霜的化学式As2O3,砒霜属于②(填序号).
①非金属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
(2)根据同类物质的性质规律判断,对不慎洒落在河中的砒霜能(能或不能)用生石灰处理,理由是生石灰氧化钙与河水反应CaO+H2O=Ca(OH)2 生成氢氧化钙,砒霜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烃A常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在相同状况下它的密度是氢气的13倍,则A的名称是乙炔;
(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3)F转化为G得化学方程式是CH2BrCH2Br+2NaOH$→_{△}^{H_{2}O}$HOCH2CH2OH+2NaBr;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标准状况下,1mol G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的体积为22.4L;
(5)链烃B是A的同系物,B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直线,且1mol的B完全燃烧消耗5.5mol的氧气,写出B的结构简式CH3C≡CCH3
(6)链烃C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且它们属于官能团异构,则C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结构示意图(以Zn-Cu-稀H2SO4原电池为例)铜片和锌片作电极,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
填表:
电极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反应类型
正极
负极
总反应式
【注意】①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②在同一个电池中两极反应时,“失去电子数”与“得到电子数”要相同.
(3)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离子运动方向.
①外电路(导线):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②原电池内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流向负极,阳离子流向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烃A 0.2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则
(1)烃A的分子式为C6H12
(2)若烃A 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
(3)若烃A 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且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则烃A 可能有的结构式为CH3-C(CH3)=C(CH3)-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加热:NH4++OH- $\frac{\underline{\;\;△\;\;}}{\;}$ NH3↑+H2O
B.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S2-+2H+═H2S↑
C.铜与稀硝酸:Cu+4H++2NO3-═Cu2++NO2↑+2H2O
D.向氨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H3•H2O+CO2═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热的浓盐酸可以除去试管内残留的MnO2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D.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可以同时提供K、N两种有效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实验室常用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下列操作顺序依次是DACB(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 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D.检查装置气密性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 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 AgCl 质量.
乙方案:与足量 Zn 反应,测量生成的 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测定结果会明显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ⅰ)使 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锌粒转移到残留溶液中.
(ⅱ)反应完毕,读取气体体积时,若量气管液面高于水准管液面,则读取气体体积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有机物X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Y俗名酒精;Z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把果实催熟,在催化剂作用下,Z可以制得重要的包装材料P;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2)物质Z与另一反应物化合生成CH3CHO,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所需另一反应物的化学式为O2
(3)Y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2Na=C2H5ONa+H2↑.
(4)Z→P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加聚反应(填反应类型).
(5)Y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W,在加热和浓硫酸的作用下,Y与W反应可生成一种有果香味的物质I.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2H5OH$?_{△}^{浓硫酸}$CH3COOC2H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