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00 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向其中加入2.56 g Cu粉,待充分反应后(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5 mol·L-1 B.0.3 mol·L-1
C.0.225 mol·L-1 D.无法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C(OH-)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Fe2O3(s)+CO(g)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1 000 | 1 150 | 1 300 |
平衡常数 | 4.0 | 3.7 | 3.5 |
A.ΔH<0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充入CO2气体,K值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降低CO的平衡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1 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2.0 mol·L-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K+)为( )
A.2.0 mol·L-1 B.1.5 mol·L-1
C.1.0 mol·L-1 D.0.5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4.6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4 480 mL NO2和336 mL N2O4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9∶46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
C.产生沉淀8.51 g
D.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23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
A |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 Br—还原性强于Cl— |
D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生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以下快速、易行的方法:
首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按上图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持续3分钟左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直形管中用蒸馏水浸过的光亮铁丝表面颜色变得灰暗,发生锈蚀;②直形管中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没有发生锈蚀;③烧杯中潮湿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由于与金属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腐蚀分成不同类型,本实验中铁生锈属于 。能表示其原理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 ,其中装的药品可以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可知,该类铁生锈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
C.若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最高正价一定相同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