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塑料泡沫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HClNaOH
125.125.228.4
225.125.228.3
325.125.228.5
(3)利用本次实验数据计算所得中和热为-54.3kJ/mol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热容按4.18J•g-1•℃-1计算).
(4)已知中和热△H=-57.36kJ/mol,你认为造成上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BC.
A.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大烧杯上未盖硬纸板
(5)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7)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分析 (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3)先根据表中测定数据计算出混合液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再根据Q=m•c•△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计算出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就可以得到中和热;
(4)A.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放出的热量偏多;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
C、大烧杯上未盖硬纸板,会导致一部分能量散失;
(5)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6)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7)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

解答 解:(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5.15℃,反应后温度为:28.4℃,温度差为:3.25℃;
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5.15℃,反应后温度为:28.3℃,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
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5.15℃,反应后温度为:28.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35℃;
三次温度差的平均值为3.25℃,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cm3=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25℃,则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25℃=1358.5J,即1.3585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frac{1.3585KJ}{0.025mol}$=-54.3kJ/mol,故答案为:-54.3kJ/mol;
(4)A.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放出的热量偏多,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大,故A错误;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放出的热量偏少,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
C、大烧杯上未盖硬纸板,会导致一部分能量散失,放出的热量偏少,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C正确;
故选:BC;
(5)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
(6)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测得中和热数值不变;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7)NH3•H2O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NH3•H2O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测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会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以及测定反应热的误差等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容积合适的烧杯内,充分反应后,试填写下列空白.
(1)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有的离子是Fe3+、Cu2+(从Fe3+、Cu2+、Fe2+中选填).
(2)若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不可能有的金属单质是Fe、Cu(从Fe、Cu中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C5H10O能发生银镜反应,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校化学小组设计如图的装置制备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某些化学性质:

(1)欲利用浓盐酸与B不加热制取氯气,则B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bc;
a.MnO2   b.Ca(ClO)2 c.KMnO4  d.NaCl
(2)C装置的作用是安全瓶;C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溶液;当C后面的装置发生堵塞时,C中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3)装置D用于验证氯气的漂白性,①是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是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4)为探究氯气与Fe反应的产物与氯气通入量的关系,设计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反应初始阶段(氯气不足量)E中产物,用磁铁除去过量的Fe,剩余产物溶于水中,取上层溶液,①加入KSCN溶液,②加入KMnO4溶液



生成物中没有FeCl2
生成物中含有FeCl3
2.取充分反应后(氯气通入足够长时间)E中产物,溶于水中,加入KMnO4溶液KSCN溶液显红色,
KMnO4溶液不褪色
根据实验结论,氯气与Fe粉共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其单质的一种重要用途用作半导体材料(或用作太阳能电池板或制作计算机芯片).
(2)②、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C;⑦、⑧、⑨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2SiO3;上述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F.
(3)②的单质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能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4)表中⑤、⑥、⑨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写出他们之间两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OH-+H+=H2O;Al(OH)3+3H+=Al3++3H2O.
(5)X、Y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X、Y分别由元素④、⑤和②、④形成,X与Y的反应是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X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写出X、Y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当反应中有3.01×1023个电子转移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是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 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转化符合绿色化学原则,且原子利用率为100%的是(  )
A.CH4+Cl2$\stackrel{光照}{→}$CH2Cl+HCl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CH2=CH2+Br2$\stackrel{一定条件}{→}$CH2BrCH2BrD.3NO2+H2O═2HNO3+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a(OH)2+H2SO4═BaSO4↓+2H2O既是放热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B.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C(石墨)$\frac{一定条件}{\;}$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所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变化过程中肯定要放出热量的是(  )
A.H2→H+HB.H+Cl→HCl
C.C(石墨)→C(金刚石)D.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和3mol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最大限度(平衡状态)的是A.(选填编号)
A.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H2,同时生成0.4molH2O
D.反应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比值保持不变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该反应的速率大的是D
A.降低温度
B.恒温恒容下充入He(g)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2molH2
③计算该温度下前10分钟内H2的反应速率v=0.075mol/(L•min)
(2)某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如图2所示.
①M区电极是负极(填“正极”或“负极”)
②N区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