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火炬燃烧
B.
风力发电
C.
粮食酿醋
D.
高炉炼铁

分析 A.火炬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B.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
C.粮食酿醋有新物质醋生成;
D.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

解答 解:A.火炬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粮食酿醋有新物质醋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涉及化学反应与生活、生产的考查,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SO2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aCO3+2SO2+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2CO2
(2)可用多种溶液做燃煤烟气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当生成等物质的量NaHS03时,两种吸收液体积比V(Na2SO3):V(NaOH)=1:2.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后会失效,可将这种失效的溶液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Ca2++OH-+HSO3-=CaSO3↓+H2O.
(3)甲同学认为BaCl2溶液可以做SO2的吸收液.为此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如图1,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Na2SO3(固体)+H2SO4(浓)$\frac{\underline{\;\;△\;\;}}{\;}$Na2SO4+SO2↑+H2O,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甲认为B中白色沉淀是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3,所以BaCl2溶液可做SO2吸收液.乙同学认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产生BaSO4的原因是:2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②A中产生的SO2与装置内空气中的O2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为证明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做了如下改动并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如图2,气密性已检验):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它现象;D中红色褪去.
③试管B中试剂是饱和NaHSO3溶液;滴加浓硫酸之前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NOB.CO2C.SO2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②(填图中数字序号).
(2)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
a.海洋中存在游离态的氮
b.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4+的含量
(3)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4+可实现过程④的转化,将过程④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NH4++5O2═2NO2-+6H++N2O+5H2O
(4)有人研究了温度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下表为对10L人工海水样本的监测数据:
温度/℃样本氨氮含量/mg处理24h处理48h
氨氮含量/mg氨氮含量/mg
201008838788
251008757468
301008798600
401008977910
硝化细菌去除氨氮的最佳反应温度是25℃,在最佳反应温度时,48h内去除氨氮反应的平均速率是1.125mg•L-1•h-1
(5)为了避免含氮废水对海洋氮循环系统的影响,需经处理后排放.图是间接氧化工业废水中氨氮(NH4+)的示意图.

①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间接氧化法去除氨氮的原理:阳极反应2Cl--2e-=Cl2,产生的Cl2氧化废水中的NH4+释放出N2
②若生成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处理后废水的pH将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请简述理由:电路中通过相同电量时,若生成n(H2):n(N2)=3:1,则阳极产生的H+比阴极消耗的H+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stackrel{催化剂}{?}$2CO2+N2.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O和CO,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s012345
c(NO)/×10-3 mol•L-11.000.450.250.150.100.10
c(CO)/×10-3 mol•L-13.603.052.852.752.702.7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1.875×10-4mol•L-1•s-1
B.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
C.若将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NO转化率大于90%
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单位时间CO和NO的处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已知:3Cl2+8NH3═6NH4Cl+N2,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当有少量Cl2泄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白烟.
(2)喷射石灰乳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少量Cl2泄漏造成的危害.Cl2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Cl2.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液.当NaCl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时,混合液中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氨和水都是常用的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4.
(2)NH3分子可结合一个H+形成铵根离子(NH4+).
①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
②NH3分子与H+结合的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的是B(填选项字母).
A.微粒的空间结构  B.N原子的杂化类型  C.H-N-H的键角
(3)将氨气通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继续通过量氨气,沉淀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Cu(H2O)6]2+(水合铜离子)和[Cu(NH34]2+中共同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配位键.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Cu2++2NH3•H2O=Cu(OH)2↓+2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Zn-2e-═Zn2+,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
B.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用石墨替换Cu棒
C.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
D.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室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2mol/LNH3.H2O溶液与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H+)>c(OH-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呈酸性:c(CH3COOH)>c(CH3COO-
C.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c (Na+)=c (SO42-)>c(NH4+)>c(H+)>c(OH-
D.0.1mol/L Na2CO3溶液与0.1mol/L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c(CO32-)+2 c(OH-)═c(HCO3-)+c(H2CO3)+2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