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D.CH≡CH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分析 A.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乙酸乙酯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而乙醇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C.油脂的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同系物结构相似,官能团相同.

解答 解:A.纤维素、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A正确;
B.乙酸乙酯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而乙醇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NaOH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故B错误;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混甘油酯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CH≡CH和CH2=CHCH=CH2二者所含官能团不同,所以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淀粉、纤维素、酯的性质及同系物的判断,熟悉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同系物必须结构相似,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水杨酸乙酯(分子式C9H10O3)可用于调制日用皂用香精、医药、合成香料,也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工业溶剂等领域.其同分异构体B有如下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省略).

已知:
化合物B的苯环上一元取代物有3种.化合物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1molC能与浓溴水中的2molBr2发生反应.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C(填编号).
A.化合物B可直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E       
B.E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化合物H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
D.化合物I还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2)化合物A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的名称为溴原子,检验该官能团除了需要硝酸银溶液还需要的化学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
(3)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是,C→H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属于酯类   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使Br2的CCl4褪色
(5)写出A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Li4SiO4可用于富集得到高浓度CO2.原理是:在500℃,低浓度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两种锂盐;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高浓度CO2,Li4SiO4再生,7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2CO3+Li2SiO3$\stackrel{700℃}{?}$CO2+Li4SiO4
(2)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用于高温共电解CO2/H2O,既可高效制备合成气(CO+H2),又可实现CO2的减排,其工作原理如图1.
①b为电源的正极(填“正极”或“负极”)
②写出电极c发生的电极反应式CO2+2e-═CO+O2-、H2O+2e-=H2+O2-
(3)电解生成的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对此进行如下研究:某温度下在一恒压容器中分别冲入1.2molCO和1molH2,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L,且含有0.4molCH3OH(g),则该反应平衡常数值为50,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35molCO气体,则此平衡将逆反应方向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不”或“逆反应方向”.)
(4)已知(如图2):若甲醇的燃烧热为△H3,试用△H1、△H3表示CO(g)+2H2(g)?CH3OH(l)的△H,△H=2△H1-△H2-△H3
(5)利用太阳能和缺铁氧化物[如Fe0.9O]可将廉价CO2热解为碳和氧气,实现CO2再资源化,转化过程如图3所示,若用1mol缺铁氧化物[Fe0.9O]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可生成0.1molC(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溶液中微粒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已知A-+H2B(过量)=HA+HB-,则结合H+的能力:HB-<A-<B2-
B.在25℃时,将cmol/L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9/(c-0.02)
C.若将CO2 通入0.1 mol/LNaOH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 c(CO32ˉ)+c(HCO3ˉ)=0.1 mol/L
D.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表是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这四种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MYZ
A.原子半径大小为Z>Y>M>X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X>Z>Y>M
C.均形成简单离子,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M>Y>Z>X
D.X、M或Y、M不可能同为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煤粉中的氮元素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②中NH3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2)③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bd(填字母序号).
a.空气        b.CO         c.KNO3      d.NH3
(3)焦炭氮中有一种常见的含氮有机物吡啶(),其分子中相邻的C和N原子相比,N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更强(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C和N原子在同一周期(或电子层数相同),N原子核电荷数更大,原子半径更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更强.
(4)已知:N2(g)+O2(g)═2NO(g)△H=a kJ•mol-1
N2(g)+3H2(g)═2NH3(g)△H=b kJ•mol-1
2H2(g)+O2(g)═2H2O(l)△H=c kJ•mol-1
反应后恢复至常温常压,①中NH3参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6NO(g)═5N2(g)+6H2O(l)△H=(3c-3a-2b)kJ•mol-1
(5)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过程,如图2所示:
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SO3-+2e-+2H+═S2O42-+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2NO+2S2O42-+2H2O═N2+4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C的氢化物是一种强酸,其浓溶液可与A、E的化合物反应生成C的单质;D是一种金属元素,其基态原子中有6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的名称为锰,D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2)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低,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无氢键.
(3)A、C电负性大小顺序是O>Cl(用元素符号表示),C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4)A、B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的化学式为Na2O,其中A离子的配位数为8,该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
(5)该晶胞的边长为a×10-10 cm,则距离最近的A、B离子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a×10-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沸点递变顺序正确的是(  )
A.SnH4>GeH4>SiH4>CH4B.SbH3>AsH3>PH3>NH3
C.HI>HBr>HCl>HFD.H2Te>H2Se>H2S>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第13次周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碱式碳酸钴[Co4(OH),(CO3)4]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难溶于水,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不完整)进行试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 ;

③加热硬质玻璃管,当乙装置中 ……,停止加热;

④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⑤计算。

(1)从下列图示选出合理的装置填于方框中,使整套实验装置完整(选填字母序号,可重复选)

甲: 乙: 丙:

甲装置的作用是

(2)步骤②中省略的实验操作为

步骤③中乙装置的现象为

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

(3)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乙装置的质量/g

丙装置的质量/g

加热前

80.00

62.00

加热后

80.36

62.88

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CO2和SO2均为酸性气体,性质相似。为了比较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某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②若将SO2通入水中至饱和,请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是弱酸,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