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A、D、B、E为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D同周期,A3+比B-少一个电子层;D的一种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E元素的单质与H2O高温下反应,生成物中有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X.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ⅢA族.
(2)B、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ClO4>H2SO4(用化学式回答).
(3)将AB3溶于污水有沉淀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AlCl3+3H2O?Al(OH)3+3HCl
(4)将m g X溶于足量HI溶液,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I-═I2+3Fe2++4H2O.向溶液中加入5mL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CCl4层紫红色;分液后向水层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在空气中灼烧,可得到红色固体,其质量为$\frac{30m}{29}$g.

分析 A、D、B、E为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元素的单质与H2O高温下反应,生成物中有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X,则E为Fe,X为Fe3O4,而A、B、D同周期,A3+比B-少一个电子层,D的一种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应属于第三周期,可推知A为Al、D为S、B为Cl,据此解答.

解答 解:A、D、B、E为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E元素的单质与H2O高温下反应,生成物中有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X,则E为Fe,X为Fe3O4,而A、B、D同周期,A3+比B-少一个电子层,D的一种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应属于第三周期,可推知A为Al、D为S、B为Cl.
(1)D为S元素,S2-离子结构示意图为,A为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Ⅲ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ⅢA族;
(2)非金属性Cl>S,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ClO4>H2SO4
故答案为:HClO4>H2SO4
(3)将AlCl3溶于污水有沉淀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为:AlCl3+3H2O?Al(OH)3+3HCl,
故答案为:AlCl3+3H2O?Al(OH)3+3HCl;
(4)X为Fe3O4,与HI反应得到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I-═I2+3Fe2++4H2O,向溶液中加入5mLCCl4振荡后静置,四氯化碳萃取溶液中碘单质,观察CCl4层紫红色;分液后向水层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在空气中灼烧,可得到红色固体为Fe2O3,根据Fe元素守恒可知,其质量为$\frac{mg}{232g/mol}$×3×$\frac{1}{2}$×160g/mol=$\frac{30m}{29}$g,
故答案为:Fe3O4+8H++2I-═I2+3Fe2++4H2O;紫红;$\frac{30m}{29}$.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4)中注意利用守恒进行计算,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吸收热量后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
B.对于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对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后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
D.对于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的现象是浅绿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实验D的现象是无色溶液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3)实验C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为了探究褪色原因,这位同学又做了下图2所示实验,将干燥的氯气通入双通管中,其中a为干燥的红纸条,b为湿润的红纸条.
①实验现象是:a不褪色,b褪色.
②该实验说明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是HClO.
③将氯气通入水中形成黄绿色的氯水,见光放置数天后黄绿色会褪去,同时失去漂白作用,原因是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工业上利用与实验B类似的反应制备漂白粉,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同周期的A、B、C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CO4<H2BO4<HA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B>C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A、B、C的顺序由强到弱
C.非金属性 A>B>C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A、B、C的顺序由弱到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物质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稀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有Cl-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80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g Fe3+,则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9375dB.0.9685dC.1.0655dD.0.9135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最难液化;B元素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一种盐;C元素与D元素能构成两种常见离子化合物,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frac{3}{8}$.回答并填空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A族;D离子结构示意图
(2)含A、C、D、E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物是NaHSO3、NaHSO4(化学式).
(3)A与C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E的氢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2+H2S=S↓+2H2O.
(4)上述元素中能构成十电子分子的化学式为NH3、H2O.
(5)上述元素中能构成十电子阴离子和十八电子阴离子的两种微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S-=S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也无气体逸出,则这种溶液中(  )
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Ag+
C.可能不含CO32-D.可能含有SO42-或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20℃时对0.2mol•L-1的HA溶液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HA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再加0.2mol•L-1的HA溶液
B.保持浓度不变,升高温度
C.保持温度不变,加水
D.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