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液氨与纯水类似,也存在微弱的电离:NH3+NH3?NH4++N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 )总是等于c(NH2- )
B.一定温度下,c(NH4+ )×c(NH2- )为常数
C.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维持温度不变,向液氨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c(NH2-)将减少

分析 A.只要不破坏氨分子的电离平衡,液氨中c (NH4+ )=c (NH2- );
B.液氨中 c (NH4+ )与 c (NH2- )的乘积只与温度有关;
C.液氨是纯液体,量变但浓度不变,所以若增加液氨的量,平衡不移动;
D.向液氨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c (NH4+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解答 解:A.只要不破坏氨分子的电离平衡,液氨电离出的NH4+ 和NH2- 的物质的量就相等,因为溶液的体积相等,所以c (NH4+ )=c (NH2- ),故A正确;
B.液氨中 c (NH4+ )与 c (NH2- )的乘积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浓度无关,所以只要温度一定,液氨中 c (NH4+ )与 c (NH2- )的乘积为定值,是一个常数,故B正确;
C.液氨是纯液体,量变但浓度不变,所以若增加液氨的量,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
D.向液氨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c (NH4+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NH2-)将减少,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依据水的电离平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注意液氨中 c (NH4+ )与 c (NH2- )的乘积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有a、b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保持容积不变,b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动,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在相同条件下将3mol A,1mol B分别同时混合于a、b两容器中,发生反应3A(g )+B(g)?2C(g)+D(g)
(1)达平衡时,a中A的浓度为M mol•L-1,C的浓度为N mol•L-1,b中A的浓度 为m mol•L-1,C的浓度为n mol•L-1,则M<m;N<n;(填>、<、=、无法比较)
(2)保持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分别充入a、b两容器,达平衡后a中C的浓度为N mol•L-1的是DE,b中C的浓度为n mol•L-1的是ADE
A.6mol A+2mol B                                B.3mol A+2mol C
C.1mol B+2mol C+1mol D                         D.2mol C+1mol D
E.1.5mol A+0.5mol B+1mol C+0.5mol D
(3)若将2mol C和2mol D充入a中,保持温度不变,平衡时A的浓度为Wmol•L-1,C的浓度为Ymol•L-1,则W和M,Y和N之间的关系为W>M、Y<N;(填>、<、=、无法比较).
(4)保持温度不变,若将4mol C和2mol D充入a中,平衡时A的浓度为Rmol•L-1则C
A.R=2M           B.R<M           C.M<R<2M          D.R>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粒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S2-、Na+、Mg2+
B.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和π键
C.Cu(NH34]2+中H提供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
D.分子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四面体构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Fe元素约2g.主要以Fe2+、Fe3+形式存在于人体内.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Vit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
(1)Vitc使Fe3+转化为Fe2+,Vitc在这一过程中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明电子的转移用CO还原Fe2O3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
(2)钠和水的反应
(3)铁和水蒸气在加热的条件下
(4)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5)钙和水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常温下,c(NH4+)相等的①(NH42SO4 ②(NH42Fe(SO42 ③NH4Cl ④(NH42CO3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②<④<①<③
B.0.2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c(CH3COO-)=2c(OH-)-c(CH3COOH)
C.pH=11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OH-)=c(H+
D.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完成下列填空
I:在用KMnO4酸性溶液处理Cu2S和CuS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8MnO${\;}_{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已配平)
②MnO${\;}_{4}^{-}$+CuS+H+Cu2++SO2↑+Mn2++H2O(未配平)
(1)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填字母序号).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
c.生成2.24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mol
d.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Mn2+>Cu2S.
II:在稀硫酸中,KMnO4与 (NH42Fe(SO4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配平KMnO4与(NH42Fe(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MnO4-+5Fe2++8H+=1Mn2++5Fe3++4H2O
(3)欲配制480mL 0.1mol/L Fe2+溶液,需称取(NH42Fe(SO42•6H2O(M=392g/mol)的质量为19.6g.需要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III: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KMnO4,方法如下:高温下使软锰矿与过量KOH(s)和KClO3(s)反应,生成K2MnO4(锰酸钾)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酸化滤液,K2MnO4转化为MnO2和KMnO4;再滤去沉淀MnO2,浓缩结晶得到KMnO4晶体.
请回答:
(4)用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6KOH+KClO3+3MnO2$\frac{\underline{\;高温\;}}{\;}$3K2MnO4+KCl+3H2O.
(5)K2MnO4转化为KMnO4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淀粉水解的产物(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备草酸,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1:1的淀粉水乳液与少许98%硫酸加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5~90℃,保持30min,然后逐渐将温度降至60℃左右;
②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③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 HNO3与98% H2SO4的质量比为4:3)溶液;
④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加入98%硫酸少许的目的是加快淀粉水解的速率(或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试剂为碘水.
(3)冷凝水的进口是a(填“a”或“b”).
(4)装置B的作用为安全瓶.
(5)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量下降,其原因是温度过高,硝酸浓度过大,导致H2C2O4进一步被氧化.
(6)当尾气中n(NO2):n(NO)=1:1时,过量的NaOH溶液能将氮氧化物全部吸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O2+NO+2NaOH═2NaNO2+H2O,若用步骤④后含硫酸的母液来吸收氮氧化物,其优点是提高HNO3利用率,缺点是NOx(或氮氧化物)吸收不完全.
(7)将产品在恒温箱内约90℃以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二水合草酸.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_{4}^{-}$+5H2C2O4+6H+═2Mn2++10CO2↑+8H2O.称取该样品0.12g,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杂质不参与反应),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2所示,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分数为8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胶体的应用或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纳米碳(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体系是胶体
B.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所以进行电泳实验时,阴极区域颜色加深
C.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氢氧化铁胶体和碘水
D.明矾和硫酸铁的净水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