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在1000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 10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NA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1 molD.原混合溶液中 c(K+)为5 mol•L-1

分析 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
则阴极发生Cu2++2e-═Cu、2H++2e-═H2↑,
阳极发生4OH--4e-═O2↑+2H2O,
n(O2)=$\frac{11.2L}{22.4L/mol}$=0.5mol,结合电子守恒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来解答.

解答 解: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n(O2)=$\frac{11.2L}{22.4L/mol}$=0.5mol,
阳极发生4OH--4e-═O2↑+2H2O,
                   2mol   0.5mol
阴极发生Cu2++2e-═Cu、2H++2e-═H2↑,
           0.5mol  1mol  0.5mol       1mol   0.5mol 
A.电解后溶液中c(H+)为$\frac{2-1}{1}$=1mol/L,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2NA,故B错误;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C错误;
D.c(Cu2+)=$\frac{0.5mol}{1L}$=0.5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原混合溶液中c(K+)为6mol/L-0.5mol/L×2=5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发生的电极反应及电子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选项D为学生解答的难点,注意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关系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常温下,等体积的pH=12的碱溶液甲和pH=11的碱溶液乙,分别用等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V=V.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甲一定是强碱B.乙一定是弱碱C.乙一定是二元碱D.甲一定是一元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H3-CH═CH2与  B.
C.HCOOC2H5与CH3COOCH3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肼(N2H4)的性质类似于氨气,易溶于水,是塑料、橡胶发泡剂的原料.将肼蒸汽通入CuO胶体中,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1)图示的转化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填序号).
(2)转化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X的化学式为N2
(3)转化②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m(OH-)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加入NaClO时发生的反应为Cu(NH342++2ClO-+2OH-═Cu(OH)2↓+2N2H3↑+2Cl-+2H2O.该反应需在80℃以上进行,其目的除加快反应速率外,还有使氢氧化铜分解、降低肼的溶解度,促使其从溶液中逸出.
(5)若①中参加反应的CuO物质的量为0.4mol,按图示转化过程进行后,④中生成的CuO物质的量也等于0.4mol,则③中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与④中参加反应的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如表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①氯水+1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②NaBr溶液+氯水+1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溶液+氯水+1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设计如下,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试管、胶头滴管.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Br+Cl2═2NaCl+Br2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3)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萃取剂.
(4)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没有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改进的办法是将溴水滴在KI淀粉试纸上,观察试纸是否变蓝色(或KI溶液+溴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且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D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C.非金属性:A>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氯气以及LiH固体.

(1)为制备干燥的氨气,可将装置C与D(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加入的固体宜选用a;(填选项字母)
a.生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2)连接装置A、E、E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饱和食盐水、浓硫酸;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MnO2+4H+$\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该小组准备利用上述部分装置制备LiH固体.可选用的药品有:金属锂、锌粒、稀盐酸、浓硫酸、碱石灰.已知:氢化锂(LiH)在干燥的空气中能稳定存在,遇水或酸能引起燃烧.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仪器装置连接顺序为B→D→F→E,加入药品前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不必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加入药品后,其中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H2中的H2O和HCl.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冷却,然后取出LiH,装入氮封的瓶里,保存于暗处.采取上述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避免LiH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而发生危险.完成Li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LiH+H2O=LiOH+H2↑;
③准确称量制得的产品0.11g,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水反应后,共收集到气体291.2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LiH与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a 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
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D.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的 A2,同时生成 n mol 的 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 的 AB,同时生成n mol 的 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的 A2,同时生成n mol 的 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