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X:澄清石灰水,Y:二氧化硫 | B. | X:漂白粉溶液,Y:二氧化硫 | ||
C. | X:氢氧化钡溶液,Y:二氧化碳 | D. | X:偏铝酸钠溶液,Y:二氧化氮 |
分析 A.先生成亚硫酸钙,二氧化碳过量生成亚硫氢钙;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
C.先生成碳酸钡,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钡;
D.开始生成氢氧化铝,然后溶解在硝酸中.
解答 解:A.先生成亚硫酸钙,二氧化碳过量生成亚硫酸氢钙,先浑浊后澄清,故A不选;
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溶液变浑浊,不会变澄清,故B选;
C.先生成碳酸钡,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钡,先浑浊后澄清,故C不选;
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溶解在硝酸中生成硝酸铝,则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的溶解性及氢氧化铝的两性,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试剂X为H2SO4 | B. | 滤渣主要成分为Fe(OH)3、H2 SiO3 | ||
C. | 调pH过高或过低均会减少PAC生成 | D. | 滤液浓缩聚合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样品n(NaHCO3)=(28.1-11.9)×10-4mol | |
B. | 计量点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Cl- | |
C. | 计量点①-②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 | |
D. | 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NaOH含量,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OH中含有10 NA个电子 | |
B. | 1 L 1 mol•L-1CH3COONa溶液中含有NA个CH3COO- | |
C. | 28g晶体硅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2NA个 | |
D. | 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沉淀物 | Al(OH)3 | Fe(OH)3 | Mg(OH2 |
开始沉淀pH (离子初始浓度0.01mol/L) | 4.3 | 2.3 | 10.4 |
完全沉淀pH (离子浓度<10-5 mol/L) | 5.2 | 4.1 | 1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