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定温度下,将1molM和1molN气体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M(g)+ N(g)xP(g)+Q(s),t1时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方程式中的x=1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Q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D.X与Y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体积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恰好完全发生反应后,其产物最多还能和8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推断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

A.乙炔      B.1,3-丁二烯       C.戊炔       D.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恒温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2(g)+3H2(g) 2NH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生成1 mol NH3(g)的ΔH=-46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若该反应使用催化剂,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2)图中ΔH=     kJ·mol-1

(3)已知恒容时,该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0.5 L容器中发生反应,前20 min内,v(NH3)=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②45 min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I、II、III时段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用K1、K2、K3表示)大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以与CO2反应放出O2,可用于潜艇中的供氧剂

B.硅酸钠溶液呈碱性,可涂在木材的表面作耐火剂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

D.明矾溶于水可形成有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s能级电子总数与p能级电子总数相等,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E+离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                            

(2)B、C、D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3)A和B、C两元素形成的两种共价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BA4+离子,该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与BA4+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

(4)E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可以生成配合物[E(NH3)4]SO4,1 mol配合物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5)E和C(空心小球为C,实心小球为E)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则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

A.X的化学式为C8H10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    

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