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电子数为4.
(2)硅主要以硅酸盐、二氧化硅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3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C-CC-HC-OSi-SiSi-HSi-O
键能/(kJ•mol-1356413336226318452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在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如图1)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2)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3,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3,化学式为[SiO3]n2n-(或SiO32-).

分析 (1)原子中,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层其能量越高;该原子中含有3个s轨道、6个p轨道;
(2)硅属于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存在;
(3)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利用均摊法计算;
(4)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再根据元素守恒知还生成氯化镁MgCl2
(5)①键能越大形成的键越稳定;
②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键能越小越不稳定;
(6)利用均摊法计算其原子个数比,从而确定其化学式.

解答 解:(1)原子中,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层其能量越高,所以Si原子中M电子层能量最高;该原子中含有3个s轨道、6个p轨道,所以一共有9个轨道,电子数为4,
故答案为:M;9;4;
(2)硅属于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存在,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存在,故答案为:二氧化硅;
(3)硅单质中硅硅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硅晶胞中每个顶点上有1个Si、面心是有1个Si、在晶胞内部含有4个Si原子,利用均摊法知,面心提供的硅原子个数=6×$\frac{1}{2}$=3,
故答案为:共价键;3;
(4)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再根据元素守恒知还生成氯化镁MgCl2,所以反应方程式为: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故答案为: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5)①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C-C键和C-H键的键能大于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所以
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故答案为: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键能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C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故答案为: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Si原子形成四个σ键,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3,根据图片知,每个三角锥结构中Si原子是1个,O原子个数=2+2×$\frac{1}{2}$=3,所以硅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1:3,3个O原子带6个单位负电荷,每个硅原子带4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形成离子为[SiO3]n2n- (或SiO32-),
故答案为:sp3;1:3;[SiO3]n2n- (或SiO32-).

点评 本题以硅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了晶胞的计算、键能、原子结构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考试热点,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注意硅原子3p轨道有一个空轨道,但计算轨道数时要算上空轨道,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地球上不缺水
B.海水淡化蒸馏法的成本最低
C.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某醛的结构简式为 
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所用的试剂是稀氨水、AgNO3溶液或新制Cu(OH)2,化学方程式为
;然后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加足量的溴水,检验分子中碳碳双键,生成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苯中混有溴,加入KI 溶液,振荡,用 CCl4萃取出溴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过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硝基苯中混有浓 HNO3 和浓 H2SO4,将其倒入到 NaOH 溶液中,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 SO2,将其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中洗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下列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食盐、淡水B.氯、溴、碘C.钠、镁、铝D.烧碱、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有一种香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其原子个数比为2:4:1,含有碳氧双键,与其有关的反应如下:

已知:
(1)香料X的分子式为C4H8O2
(2)Y是香料X的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类,其同分异构体的总数为4;
(3)写出反应①、③的反应类型:①消去反应、③氧化反应;
(4)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X、C
(5)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H)CH(OH)CH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鉴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水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C.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D.碘水,变蓝色; 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0.3mol•L-1酒精溶液的密度为ρ1 g•mL-1,0.1mol•L-11酒精溶液的密度为ρ2 g•mL-1,其中ρ1<ρ2,若将上述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所得酒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大于0.2mol•L-1B.等于0.2mol•L-1C.小于0.2mol•L-1D.无法估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LED灯既能节能、亮度又好.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就不会有电子流动
D.如果将铜片换成锌片,LED灯仍然会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