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一定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例如,干冰与液氨反应可生成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氨基甲酸铵受热可转化为尿素[CO(NH22].新近研究发现,海底热液中有CO2和H2等无机物,还有可能通过非生物途径形成的CH4等烃类.
请回答:
(1)干冰的结构式O=C=O.
(2)干冰与液氨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的化学方程式CO2+2NH3═NH2COONH4
(3)氨基甲酸铵受热转化为尿素的化学方程式NH2COONH4$\frac{\underline{\;\;△\;\;}}{\;}$CO(NH22+H2O.
(4)有人推测,海底热液中CH4由CO2和H2反应生成.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说明该推测的合理性CO2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所以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说明该推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5)也有人推测,海底热液中的CH4由海底矿物直接生成.热液条件(如50MPa,300℃)下,矿物中
NaHCO3、Fe与H2O反应可生成CH4的化学方程式NaHCO3+3Fe+2H2O$\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H4+NaOH+Fe3O4
(6)探究某矿物(xNa2CO3•yNaHCO3•zH2O)组成:取22.60g试样分成两等份后进行实验.一份用酒精灯加热至恒重(270),得到固体质量为7.95g;另一份加入足量酸,放出的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10.00g.该矿物的化学式是Na2CO3•NaHCO3•2H2O(用x、y、z的最简整数比表示).
(7)BaSO4不溶于酸,若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可转化为溶于酸的BaCO3,沉淀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SO4+CO32-=BaCO3+SO42-

分析 (1)干冰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
(2)由题目信息可知,CO2与NH3反应生成NH2COONH4
(3)NH2COONH4转化为CO(NH22,由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H2O;
(4)CO2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
(5)NaHCO3、Fe与H2O反应可生成CH4,C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则F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还应有NaOH生成;
(6)一份固体加入减轻的质量为结晶水的质量及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的质量质量之和;另一份加入酸后用石灰水吸收气体,生成的10g白色沉淀为碳酸钙的质量,结合每份样品总质量列方程计算解答;
(7)BaSO4与碳酸钠反应得到BaCO3与硫酸钠.

解答 解:(1)干冰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O=C=O,
故答案为:O=C=O;
(2)由题目信息可知,CO2与NH3反应生成NH2COONH4,反应方程式为:CO2+2NH3═NH2COONH4
故答案为:CO2+2NH3═NH2COONH4
(3)NH2COONH4转化为CO(NH22,由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H2O,反应方程式为:NH2COONH4 $\frac{\underline{\;\;△\;\;}}{\;}$ CO(NH22+H2O,
故答案为:NH2COONH4 $\frac{\underline{\;\;△\;\;}}{\;}$CO(NH22+H2O;
(4)CO2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所以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说明该推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故答案为:CO2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所以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说明该推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5)NaHCO3、Fe与H2O反应可生成CH4,C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则F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还应有NaOH生成,反应方程式为:NaHCO3+3Fe+2H2O$\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H4+NaOH+Fe3O4
故答案为:NaHCO3+3Fe+2H2O$\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H4+NaOH+Fe3O4
(6)设11.30g矿物中Na2CO3、NaHCO3、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固体质量减少
2mol                           62g
bmol                           31b g
则31b+18c=11.3-7.95=3.35
另一份加入酸后用石灰水吸收气体,生成的10g白色沉淀为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原子守恒则a+b=$\frac{10}{100}$=0.1
由样品质量可得:106a+84b+18c=11.3,
联立方程解得a=0.05、b=0.05、c=0.1,
故该矿物的化学式是Na2CO3•NaHCO3•2H2O,
故答案为:Na2CO3•NaHCO3•2H2O;
(7)BaSO4不溶于酸,若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可转化为溶于酸的BaCO3,沉淀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SO4+CO32-=BaCO3+SO42-
故答案为:BaSO4+CO32-=BaCO3+SO42-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化学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沉淀转化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放电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b为正极被氧化B.SO42-只向PbO2处移动
C.Pb电极质量减少D.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电解质导电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是由浓度决定的
B.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的导电,都是由带电离子的定向移动引起的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向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1molN2和6molH2进行可逆反应,N2+3H2 $?_{△}^{催化剂}$2NH3,2min后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写出过程)2min内,H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多少?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gNH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56gFe反应生成FeCl2分子的数目为NA
C.7.0g丁烯含有C-H键的数目为NA
D.常温下,1.0LpH=1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0H-的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焦炭与CO、CO2、H2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CO2制备甲醇过程可能设计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1=-49.58kJ•mol-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H2=+41.19kJ•mol-1
反应Ⅲ:CO(g)+2H2(g)?CH3OH(g)△H3
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Ⅲ的△H3=-89.77kJ•mol-1,反应Ⅲ自发进行的条件是较低温(填“较低温”、“较高温”或“任何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聚合硫酸铝铁[AlaFeb(OH)m(SO4n•xH2O,简称PFAS]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FeO、SiO2等)和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FeO等)为主要原料制备PFAS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溶时,Al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O,对其处理方法是与硫铁矿烧渣一起用硫酸溶解加以利用.
(2)滤液中溶质主要是NaHCO3,酸溶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Al2(SO43(填化学式).
(3)氧化时应控制温度不超过57℃,其原因是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
(4)聚合硫酸铝铁能够净水的原因是聚合硫酸铝铁溶于电离出Fe3+、Al3+,Fe3+、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酸度对净水效果和水质有显著影响.若PFAS中残留硫酸过多,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会抑制Al3+、Fe3+水解,降低絮凝效果,并且酸度过大影响水质.
(5)AlaFeb(OH)m(SO4n•xH2O中a、b、m、n间的关系为3a+3b=m+2n(用代数式表示),为了测定聚合硫酸铝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8.810g样品溶于150mL0.100mol•L-1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10.485g;
②另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溶于过量的氢碘酸,以磁力搅拌机搅拌,充分反应后,以0.50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再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已知:I2+Na2S2O3=2NaI+Na2S4O6,聚合硫酸铝铁的化学式为Al2Fe(OH)3(SO43•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1)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C(选填“A”、“B”或“C”);
(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Ⅱ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O2(g)+CO(g)=CO2(g)+NO(g)△H=-234kJ/moL;
(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
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减小,E2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请在图Ⅱ中作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pH=12的NaAlO2溶液,水电离的c(OH-)=0.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