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分)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被有机物污染的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2)为了使灼烧后的氧化铜混合物充分酸溶,在加入稀H2SO4的同时,还通入O2。通入O2的目的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在实验室中,常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所示)。

(3)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广口瓶的作用是                 
(5)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
设计:将3.2 g铜丝放到45 mL 1.5 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 ℃。加入18 mL 10%的H2O2,反应0.5h后,升温到60 ℃,持续反应1 h后,过滤、蒸发浓缩、减压抽滤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 10.5 g。请回答:
①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②本实验CuSO4·5H2O的产率为              
⑴  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Fe+2H=Fe2+H2↑;
⑵ 2Cu+O2+2H2SO4=2CuSO4+2H2O 或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
⑶ 3Cu+8H+3NO3-   =3Cu2+2NO↑+4H2O ;
⑷ 安全瓶 ;⑸  ①防止双氧水分解 ;②84% 。

试题分析:(1)铁丝表面有铁锈。投入稀H2SO4中发生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Fe+2H=Fe2+H2↑;(2)为了使灼烧后的氧化铜混合物充分酸溶,在加入稀H2SO4的同时,还通入O2。通入O2的目的是使Cu变为氧化铜,与酸反应得到CuSO4.反应的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或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3)在烧瓶中Cu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3NO3-   =3Cu2+2NO↑+4H2O ;(4)广口瓶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5)①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是由于在反应的过程中使用了H2O2,而H2O2受热容易分解,使用温度不宜过高。②n(Cu)=" 3.2" g÷64g/mol=0.05mol,n(H2SO4)=" 0.045" L×1.5 mol/L=" 0.0675" mol硫酸过量,所以产生的CuSO4按照Cu来计算,理论产量:0.05mol×250g/mol=12.5g。因此CuSO4·5H2O的产率为(10.5 g÷12.5g)×100%=8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
A.Fe(OH)3B.FeCl2C.Al(OH)3D.Fe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1)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
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盐酸中D.观察外观
(2)你能判断出:合金的性质与组成合金的某单一金属的性质相同吗?
(3)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合金的例子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Cu2+
C.溶液中一定含Fe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为中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丙为氧化物,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则丁所属的物质类别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若甲为金属单质,乙为非金属单质,则甲只能是Mg
C.若甲、乙元素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测,此时乙单质可能是Si
D.若甲、乙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2F2 + 2H2O=4HF +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                      B              C                  D
A.喷泉实验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制备氢氧化亚铁D.验证苯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本题16分)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甲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步骤:
1.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2.当丙装置中FeC12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3.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4.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5.更新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证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I、II、III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上述实验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___(用“I”、“II”、“III”代号回答)。
(5)若要用以上甲和丙装置证明氧化性为:Cl2> Fe3+> I2的结论,则步骤为:
①往丙的漏斗中加入两种试剂_________、_________和一种溶剂__________。
②将甲装置中产生的Cl2慢慢通入丙中,观察丙的漏斗中溶液颜色变化。
③如果观察到丙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结论正确。
④停止通入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4分)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 作
现 象
通入氯气至过量

I.A中溶液变红
II.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
(3)为了探究现象II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
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II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______。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日本地震后,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引发核危机。核反应堆的第一层护罩是锆锡合金外壳,第二层护罩是压力仓,第三层护罩是用最坚固的钢和混凝土制成的非常厚的球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锆锡合金、钢、混凝土都属于混合物
B.钢的硬度和熔沸点都高于纯铁
C.锆锡合金和钢属于金属材料,混凝土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
D.在高温下,钢和水蒸气可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