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萃取分液    E、分液
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A
(2)从碘水中提取碘D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C
(4)分离汽油和水E
(5)与海水晒盐原理相符的是B
(6)分离石油中的柴油和煤油C.

分析 (1)CaCO3难溶于水,Ca(OH)2和CaCO3属于固液混合物;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
(3)自来水中含有一些难以挥发的无机盐类物质,而水的沸点较低;
(4)汽油和水和水互不相溶,混合物分层;
(5)海水晒盐为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6)柴油和煤油互溶,但沸点不同.

解答 解:(1)CaCO3难溶于水,Ca(OH)2和CaCO3属于固液混合物,应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A;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D;
(3)自来水中含有一些难以挥发的无机盐类物质,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故答案为:C;
(4)汽油和水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E;
(5)海水晒盐为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则选择蒸发,故答案为:B;
(6)柴油和煤油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AlO2-、SO42-、N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Ba2+、K+、NO3-、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Ag+、Mg2+、NO3-
D.d点对应的溶液中:Cl-、NO3-、Fe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 VII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Q基态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的电子总数相等;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2
(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TU3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
(3)X所在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NO3(填化学式);Z和U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HF(填化学式).
(4)CuSO4溶液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T的最高价含氧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H2SO4(aq)与Ba(OH)2(aq)反应的△H=-1584.2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则生成BaSO4(s)的反应热等于(  )
A.-1528.6kJ/molB.-1473kJ/molC.+1473kJ/molD.+1528.6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而能共存的是(  )
A.Na2SO4、KNO3、Na2CO3、NH4ClB.H2SO4、BaCl2、Na2SO4、NaOH
C.MgCl2、AgNO3、KNO3、HClD.NH4HCO3、NaOH、NaCl、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S(g)+O2(g)═SO2(g)△H1;S(s)+O2═SO2(g)△H2,则△H1>△H2
B.C(石墨,s)═C(金刚石,s)△H=+1.9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OH-(aq)+H+(aq)=H2O(l)△H=-57.4kJ•mol-1,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过量稀醋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
D.2C(s)+O2(g)═2CO(g)△H=-221kJ•mol-1,则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常温常压下,相同粒子数的CuO、H2O、O2的体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制FeCl3,可供选择的试剂有:①MnO2②NaOH溶液 ③饱和NaCl溶液  ④浓硫酸  ⑤浓盐酸.

(1)按气体流向由左到右排列,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写A~E序号):
A接E接C接B接D.
(2)A装置烧瓶中反应的方程式是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C中所放试剂是浓硫酸.
(3)停止反应后,还有Fe丝剩余.为检验FeCl3生成,并最终得到FeCl3溶液,某学生设计以下实验步骤:
a.待B装置玻璃管冷却后,将管中物质用水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
b.取少量滤液,滴加KSCN溶液,检验Fe3+
c.取少量滤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
请指出该实验步骤b中溶液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会变红,理由是如果铁量较多,溶质就全部为氯化亚铁,则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若要最终得到FeCl3溶液,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通入足量的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氢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氢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1)NaH是一种生氢剂,NaH与H2O反应放出H2.NaH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填“离子键”或“共价键”),NaH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
(2)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储氢材料是由金属氧化物团簇通过有机高分子链组装形成的晶态材料.MOFs储氢材料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储氢容量大,其储氢和放氢的原理可表示为MOFs(s)+nH2(g)$?_{放氢}^{储氢}$(H2nMOFs(s),△H<0,则储氢时的适宜条件为B(填字母).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
(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反应如下:
CO2(g)+4H2(g)?CH4(g)+2H2O(g)△H<0
①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时发生上述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为0.2mol•L-1,H2为0.8mol•L-1,CH4为0.8mol•L-1,H2O为1.6mol•L-1.起始充入H2的物质的量为8mol,CO2的平衡转化率为80%.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5.
②现有两个相同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在Ⅰ中充入1 molCO2和4mol H2,在Ⅱ中充入 1mol CH4和2 mol H2O(g),300℃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Ⅱ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CO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