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标准状况下有①8.96L H2S ②O.6molNH3 ③14gCO ④11g CO2,按下列要求把它们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填序号)
(1)体积
 

(2)分子个数
 

(3)质量
 

(4)原子个数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根据n=
V
Vm
=
N
NA
=
m
M
结合物质的分子构成计算各物理量.
解答: 解:①8.96L H2S,n(H2S)=
8.96L
22.4L/mol
=0.4mol,m(H2S)=0.4mol×34g/mol=13.6g,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
②O.6molNH3,V(NH3)=0.6mol×22.4L/mol=13.44L,m(NH3)=0.6mol×17g/mol=10.2g,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4mol,
③14gCO,n(CO)=
14g
28g/mol
=0.5mol,V(CO)=0.5mol×22.4L/mol=11.2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④11g CO2,n(CO2)=
11g
44g/mol
=0.25mol,V(CO2)=0.25mol×22.4L/mol=5.6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则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②>③>①>④,
(1)由以上分析可知体积大小顺序为②>③>①>④,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2)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②>③>①>④,则分子数,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3)由以上分析可知质量大小顺序为③>①>④>②,故答案为:③>①>④>②;
(4)由以上分析可知原子大小顺序为②>①>③>④,故答案为:②>①>③>④.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能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OA段产生是NO,AB段反应为2Fe3++Fe=3Fe2+,BC段产生氢气
C、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c(H2SO4)为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并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A、硫酸铝B、碳酸氢钠
C、硫化铵D、氯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0mL 5mol?L-1的盐酸稀释到200mL,则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5 mol?L-1
B、0.25 mol?L-1
C、0.10 mol?L-1
D、0.5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①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Cl-O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③蛋白质、漂白粉、苛性钾、液氨分别为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④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碱性:KOH>Mg(OH)2>Al(OH)3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依次是ⅦA、ⅥA、ⅤA
B、原子半径X>Y>Z
C、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X>Y>Z
D、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依次是HX、H2Y、Z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下列物质:①碳酸氢钠 ②氧化钠 ③SO2 ④铁 ⑤氧气 ⑥氢氧化钙 ⑦硫酸
⑧乙醇  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
 

(2)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3)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4)属于酸的是
 

(5)属于碱的是
 

(6)属于盐的是
 

(7)按是否是电解质分类,属于电解质的是
 

(8)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实现铜与浓、稀硝酸反应,过程如下:
Ⅰ.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主要成分是Cu2 (OH)2 CO3].
Ⅱ.将洗涤后的铜丝做成匝数较多的螺旋状.
Ⅲ.按右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化学试剂.
(1)过程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过程Ⅱ将铜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过程Ⅲ的后续操作如下:
①为使浓硝酸与铜丝接触,操作是
 
 当红棕色气体较多时,轻抽注射器使反应停止,关闭a,取下注射器.写出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控制b和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充满稀硝酸时,关闭b打开a,可见无色气体产生.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4)将3支盛满红棕色气体的小试管分别倒置在盛有等质量不同温度的水的3只烧杯中,发现液面上升的高度明显不一致.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水温/℃液面上升高度
125超过试管
2
3
250不足试管
2
3
30液面上升超过实验1
①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②为了探究产生此不同现象的原因,他们查阅资料如下:
资料一.NO2与水反应的实际过程为:2NO2+H2O═HNO3+HNO2  3HNO2═HNO3+2NO↑+H2O
资料二.HNO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由资料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5)3.2g Cu与30mL,8mol/L过量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 mol,则:①此时溶液中所含的NO3-
 
mol.
②所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以上结果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