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方法用于快速、微量、精确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
A.元素分析B.红外光谱C.质谱D.核磁共振氢谱

分析 质谱仪其实是把有机物打成很多小块(有规律的,按照各官能团打开,所以一般有点经验的也能从小数字看出这种物质大概含有哪些官能团),会有很多不同的分子量出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量,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元素分析仪来确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元素组成,故A错误;
B.红外光谱是用于鉴定有机物中所含的各种官能团的,双键,三键,羟基,羧基羰基等等,故B错误;
C.质谱仪其实是把有机物打成很多小块,会有很多不同的分子量出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量,故C正确;
D.核磁共振仪能测出有机物中氢原子子的种类以及数目之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仪、紫外光谱等的含义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W g固体样品,配成250mL溶液.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I: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1 g
方案Ⅱ:取25.00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234
待测溶液体积/mL25.0025.0025.0025.00
滴定管初读数/mL0.000.200.100.15
滴定管末读数/mL20.9521.2020.1521.20
(1)配制250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电子天平、250mL的容量瓶.
(2)操作I为过滤操作Ⅱ为干燥
(3)方案I中如何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在方案Ⅱ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
(4)根据方案Ⅱ所提供的数据,计算Na2SO3的纯度为$\frac{6300a}{W}$%.(写成分数形式)
有同学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Ⅲ: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涤→操作Ⅱ→称重,得到沉淀质量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计算结果.
(5)根据方案Ⅲ,从理论上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填序号)
a.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低        b.方案I比方案Ⅲ的计算结果要高
c.m1=m2,方案I和方案Ⅲ的结果一样    d.方案Ⅲ不应根据方案I的方法计算
(6)上述实验中,由于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ad(填序号).
a.方案I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b.方案I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c.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
d.方案Ⅲ中如果没有操作Ⅱ,实验结果将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Cu(填化学式),电解质溶液Y是AgNO3(填化学式).
(2)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g++e-=Ag.
(3)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入(填“流出”或“流入”)银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实验室利用图①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B.利用图②装置测定盐酸的浓度
C.利用装置③验证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
D.利用图④装置除去Cl2中的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
01.200.60
t1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0.1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和H2O转化率增大
D.温度升高至800℃,达到新平衡时n(CO2)=0.34 mol,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常温下,已知KSP(AgCl)=1.8×10-10,含Ag+、H+、NO3-、Cl-的某溶液中,C(Ag+)=0.001mol/L,则该溶液中Cl-的最大浓度为(  )mol/L.
A.1.0×10-5B.0.001mol/LC.1.8×10-7D.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铝热反应有广泛的用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铝热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图2中的a(填序号)表示.

(2)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3)任写出铝热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一种用途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图,然后回答问题.
①该反应的△H=E2-E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②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frac{1}{2}$O2(g)═H2O(g)
△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409.0kJ•mol-1
③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 II)与实线( I)相比,活化能减小,因此反应速率增大,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根据下面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③.
(3)写出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注明反应条件,下同)
a.反应③CH2═CH2+Br2→CH2Br-CH2Br.
b.反应④CH2Br-CH2Br+2NaOH$→_{△}^{H_{2}O}$CH2OH-CH2OH+2NaBr.
c.写出 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NaOH碱性环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u(OH)2+2NaOH$\stackrel{△}{→}$NaOOC-COONa+2Cu2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