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 |
B. | 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 |
C. | 2v正(A)=v正(B) | |
D. | v正(A)=2v正(B) |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都体现有正反应方向,故A错误;
B、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2v正(A)=v正(B),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C错误;
D、v正(A)=2v正(B)),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 |
B. | AB2与H2O相比,AB2的熔、沸点比H2O的低 | |
C. | AB2分子中无氢原子,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而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
D. | A-B键为极性共价键,AB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Cl- | |
B. | 在淀粉加入硫酸加热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 | |
C. | 1 mol•L-1 CuSO4溶液2 mL和0.5 mol•L-1 NaOH溶液4 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 | |
D. | 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稀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加,直至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气: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 |
B. |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frac{\underline{\;\;△\;\;}}{\;}$Cu2++H2↑ | |
C. | 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 |
D. |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机物可分烃和烃的衍生物 | |
B. | 含C化合物就是有机物 | |
C. | 有机物都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 |
D. | 有机物都能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③ | C. | ①②③ | D. | 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