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2v(A)=v(B)
D.v(A)=2v(B)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都体现有正反应方向,故A错误;
B、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2v(A)=v(B),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C错误;
D、v(A)=2v(B)),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医药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试根据阿斯匹林的结构回答;
(1)阿斯匹林看成酯类物质,口服后,在胃肠酶的作用下,阿斯匹林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和B两种物质.其中A的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则B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写出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HCOOCH3(任写一种)
(2)能鉴别阿斯匹林与上述水解产物A的试剂为FeCl3溶液或溴水(任写一种),写出与A互为同系物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
(3)阿斯匹林跟小苏打(NaHCO3)同时服用,可使上述水解产物A与小苏打反应,生成可溶性盐随尿液排出,此可溶性盐的结构简式是
(4)上述水解产物A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一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B2,A属ⅥA族元素,B属ⅦA族元素,A和B在同一周期,它们的电负性分别为3.44和3.98,已知AB2分子的键角为103.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AB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B.AB2与H2O相比,AB2的熔、沸点比H2O的低
C.AB2分子中无氢原子,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而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A-B键为极性共价键,AB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Cl-
B.在淀粉加入硫酸加热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
C.1 mol•L-1 CuSO4溶液2 mL和0.5 mol•L-1 NaOH溶液4 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
D.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稀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加,直至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气: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B.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frac{\underline{\;\;△\;\;}}{\;}$Cu2++H2
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是的(  )
A.有机物可分烃和烃的衍生物
B.含C化合物就是有机物
C.有机物都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D.有机物都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苯的二氯代物的结构有(  )
A.10种B.11种C.12种D.1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所有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
②只有铀具有放射性;
③元素具有放射性是由原子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
④放射性元素的放射现象不是自发的,需要外界条件(如光照)来引起的.
A.①②③④B.C.①②③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如图为甲同学设计的制取并检验C2H4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上述制乙烯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加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受热暴沸,
(3)加热时,使混合液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是为了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40℃会发生分子间脱水2C2H5OH$→_{140℃}^{浓硫酸}$C2H5-O-C2H5+H2O生成乙醚,故要迅速升温到170℃,
(4)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为:
①Br2的四氯化碳溶液由橙红色变无,
②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果仅从酸性KMnO4溶液褪色难以证明反应有乙烯生成,因为反应产生的乙烯中可能混有SO2气体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写出此气体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5SO2+2MnO4-+2H2O=4H++5SO42-+2M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