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小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分析 A.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molC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 kJ;
B.反应热应指明+、-;
C.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
D.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

解答 解:A.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molC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 kJ,则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故A错误;
B.反应为放热反应,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故B错误;
C.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故C错误;
D.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吸收热量,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反应热、中和热的理解及有关计算等,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稀的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H=-57.3kJ/mo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工业上有一种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3H2S+2Fe(OH)3═Fe2S3+6H2O;得到单质硫的化学方程式是2Fe2S3+6H2O+3O2=4Fe(OH)3+6S;
(2)为使K2CO3(aq)和CO2充分反应温度与压强应当如何控制,为什么?低温高压,有利于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
(3)流程中有三处循环,分别是氢氧化铁、碳酸钾、合成氨时未反应完的氮气和氢气;
(4)碳酸氢钾分解得到的CO2可用于制干冰,制碱;
(5)一次转化后CO所占体积比是22.5%;
(6)合成氨生产主要设备有压缩机、合成塔、热交换器、水冷器、氨冷器、氨分离器(填写其中三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乙同学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实验原理:Fe+2H+═Fe2++H2↑.
②实验装置(如图).
③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子由负极电极流出(填“正极”或“负极”),写出该极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该极发生了氧化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问题:
(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合成氨生产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①X的化学式为NH3
②图甲中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选填字母序号,下同)bc.
a.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③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图乙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c,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2)已知液态NH3与H2O相似,也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电离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则液态NH3的电离方程式为:2NH3?NH4++N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是很容易发生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1 mol酸与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所释放的热量叫中和热
D.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酸性刻蚀废液(主要成分有Cu2+、Fe2+、Fe3+、H +、Cl-)制备,其制备过程如下:

Cu2+、Fe2+、Fe3+生成沉淀的pH如下:
物质Cu(OH)2Fe (OH)2Fe (OH)3
开始沉淀pH4.25.81.2
完全沉淀pH6.78.33.2
(1)氯酸钠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并最终除去;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OH)3(写化学式).
(2)调节反应A后溶液的pH范围应为3.2-4.2.可以选择的试剂是d(填序号).
a.氨水    b.稀硫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铜
(3)反应B的温度如过高,则所得蓝绿色产品中可能会出现的杂质是CuO .(写化学式)
(4)过滤得到的产品洗涤时,如何判断产品已经洗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将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Cl2溶液中得到沉淀.
①若沉淀只有CuCO3,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O32-=CuCO3
②若沉淀只有Cu(OH)2,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其过程Cu2++CO32-+H2O=Cu(OH)2↓+CO2
③若生成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即碱式盐).则说明碳酸铜于氢氧化铜的溶解度相近
(6)碱式碳酸铜组成可表示为:aCuCO3•bCu(OH)2•cH2O,现通过下列方案测定其组成.步骤如下:
①称量样品;②高温分解;③测出CO2的质量;④测出水蒸汽的质量;⑤称量CuO.
请对上述测定方案作出评价.①称量样品的质量必须知道,③测出CO2的质量④测出水蒸汽的质量⑤称量CuO的质量三个数据知道其中的任意两个即可,另一部分的数据可由样品的质量和已知两部分的质量求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某化学实验小组为确认铜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适量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导管口处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试管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滤纸条褪色,据此可以确认产物中一定有SO2(填化学式).
(3)反应结束后在试管底部常可见到一些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CuSO4(填化学式),将试管上层液体倒去,再向试管中慢慢加入少量水,振荡,静置,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要证实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了CuSO4
(4)玻璃导管口处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O2=Na2S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向5mL0.1mol/L K2Cr2O7溶液中滴加3-10滴浓H2SO4,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橙色加深或溶液颜色加深;在此基础上再滴加5-10滴6mol/L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化为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gO和Al2O3在工业上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也可用于电解法冶炼Mg、Al
B.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反应3O2=2O3有单质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向水中加入明矾进行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