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镁的核电荷数为12,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为2个电子,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电子层数=周期序数,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序数;
(2)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间形成离子键;
(3)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烧碱;
(4)氧化后生成的Br2可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NaBr和NaBrO3及一种气体判断为二氧化碳;
(5)氯化镁中的镁离子易水解,在酸性环境下可以抑制水解;
(6)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知,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成正比,并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根据燃烧热的概念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来回答.
解答 解:(1)镁的核电荷数为12,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为2个电子,位于第三周期,第 IIA族,
故答案为:三; IIA;
(2)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间形成离子键,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OH-+H2↑+Cl2↑,
故答案为: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OH-+H2↑+Cl2↑;
(4)氧化后生成的Br2可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NaBr和NaBrO3及一种气体判断为二氧化碳,依据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
故答案为: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
(5)氯化镁中的镁离子易水解,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故能得到无水MgCl2;
故答案为: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
(6)3.2g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78kJ热量,16g即mol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热量=$\frac{178KJ×16}{3.2}$=890KJ,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产物的提取分离、主要是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 | X、Y、Z均为气态 | ||
C. | X和Y状态无法确定,Z为气态 | D. |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与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 |
B. | 大量CO2的排放可导致酸雨的形成 | |
C. | CO与O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 |
D. | 相同条件下,CO的密度比CO2的密度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 1 mol白色沉淀 | |
B. |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不是 SO2的漂白性 | |
C. | 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氧化剂 | |
D. |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3g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加热与否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 |
B. | 1molNa2CO3晶体中含CO32-离子数小于NA | |
C. | 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NA电子电量,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 | |
D. | 0.1molCaO2(过氧化钙)中含阴离子数是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羟基的电子式 | B. |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 ||
C. | 乙烯的最简式(实验式) CH2 | D. | 苯乙醛结构简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