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和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2W能与WY2反应生成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Q
C.Y分别与其它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以上化合物
D.Y、Z、Q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碱性

分析 从图中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大小及原子序数,可知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Na元素,W是S元素,Q是Cl元素,
A.根据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之间的反应情况回答;
B.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氢化物稳定性越强;
C.由O和H、Na、S、Cl元素组成的物质来回答;
D.Y、Z、Q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是氯酸钠、次氯酸钠、高氯酸钠等物质.

解答 解:从图中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大小及原子序数,可知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Na元素,W是S元素,Q是Cl元素,
A.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之间生成硫单质和水,故A正确;
B.Cl和S是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所以氢化物稳定性是HCl>H2S,即W<Q,故B错误;
C.由O和H、Na、S、Cl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分别是:双氧水、水;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氯、七氧化二氯等,故C正确;
D.Y、Z、Q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以是氯酸钠、次氯酸钠、高氯酸钠等物质,分别显示碱性,碱性,中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根据化合价与原子半径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2.4mol/L的H2SO4溶液配制100mL浓度为0.2mol/L的稀H2SO4,回答下列问题:
(1)需量取2.4mol/L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8.3ml.
(2)配制过程有下列几步操作:
A.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H2SO4溶液,注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B.将蒸馏水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C.向烧杯中加入约20mL蒸馏水;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E.用 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F.将烧杯中溶液冷却后,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
G.盖好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以上各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是CAFDBEG(填字母).
(3)取上述所配溶液10mL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0.48g.则该溶液浓度大于0.2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造成此误差的操作可能是A.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
B.用量筒取2.4mol/LH2SO4溶液时俯视读数;
C.使用容量瓶前未干燥;
D.使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彻底;
E.定容时将蒸馏水洒在容量瓶外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为a,一定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处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依次为(  )
A.4、5、3B.4、6、3C.2、4、5D.4、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或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某溶液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10-4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10
B.常温时,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pH=4的混合溶液,则c(Na+)=c(NO3-
C.常温下,某溶液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10-10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10
D.常温下,PH值之和为14的醋酸和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加强热而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B.煤干馏的目的是得到冶金用的优质焦炭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的本质差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
D.工业上芳香烃原料可由煤干馏得到,其存在于干馏所得的焦炉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含FeS265%的硫铁矿在煅烧时有1.8%的硫损失而混入炉渣,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利用率为99%.由这种硫铁矿制2t98%的硫酸,需硫铁矿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向含有下列微粒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aOH固体、少量浓盐酸或少量高锰酸钾溶液,都能使该微粒浓度下降的是(  )
A.Fe3+B.HS-C.HCO3-D.C6H5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常温、常压下,50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氧气混合后点燃爆炸,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共缩小100ml,则三种烃可能是(  )
A.CH4、C2H6、C3H4B.C2H6、C3H6、C4H6C.CH4、C2H6、C3H8D.C2H4、C2H6、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2CO (g)+O2(g)=2CO2(g)△H1=-566.0kJ•mol-1
3Fe(s)+2O2(g)=Fe3O4 (s)△H2=-1118.3kJ•mol-1
Fe3O4(s)+4CO(g)?3Fe(s)+4CO2 (g)△H3
(1)试计算,△H3=-13.7kJ•mol-1
(2)已知1100℃时,反应Fe3O4(s)+4CO(g)?3Fe(s)+4CO2 (g)△H3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8×10-3
a.若在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0mol•L-1,c(CO)=0.10mol•L-1,此时该反应否(填“是”或“否”)处于平衡状态,理由是该条件下浓度积Q=$\frac{{c}^{4}(C{O}_{2})}{{c}^{4}(CO)}$=1.6×10-3<4.8×10-3,所以该反应不平衡状态,此时υ>υ(填“>”、“<”或“=”).
b.若不改变原料配比及其他因素,仅增加高炉的高度,能否使尾气中的CO含量减少.否(填“能”或“否”),理由是增加高炉的高度,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使尾气中的CO含量减少.
(3)下列试剂可以用于吸收工业尾气中的CO2的是ab.
a.(NH42CO3溶液     b.NaOH溶液      c.NaHSO3溶液      d.C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