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Y、Z均为金属,Y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W的最高价氧化物在无机含氧酸中酸性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O(氧)的强
B. 元素Z、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
D. 等质量的Y和Z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前者产生的氢气多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重结晶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的方法 | |
B. | 蒸馏时,如果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偏高,会导致得到的馏分的沸点偏低 | |
C. | 在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悬浊液溶解证明了氯化铵溶液水解呈酸性 | |
D. |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时,锥形瓶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偏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4的醋酸中:c(H+)=4.0mol/L | |
B. | pH=12的烧碱溶液中:c(OH-)=1.0×10-2mol/L | |
C. | 饱和食盐水中:c(H+)=c(OH-) | |
D. | 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c(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1)将含SO2的废气通入含Fe2+(催化剂)的溶液中,常温下可使SO2转化为SO2-4,其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上述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pH=3.6时,碳酸钙与硫酸铝反应可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若溶液的pH偏高,则碱式硫酸铝产率降低且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氯化钠电解法生产ClO2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氯化钠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写出ClO2发生器中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
③ClO2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离子氧化成两种无毒气体,自身被还原成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FeFe2O3
Fe2(SO4)3
B.MgOMgSO4(aq)
Mg
C.饱和NaCl(aq) NaHCO3
Na2CO3
D.NH3 NO
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定次数 | 待测液的体积/mL | 0.1000mol•L-1 Na2S2O3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溶液体积/mL | ||
第一次 | 25.00 | 0.00 | 26.11 | 26.11 |
第二次 | 25.00 | 1.56 | 30.30 | 28.74 |
第三次 | 25.00 | 0.22 | 26.31 | 26.0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元素 | 结构或性质信息 |
T | 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
X | 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
Y | 空气中含其单质,原子的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是该元素所在周期中最多的. |
Z |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① | Cl2 | FeBr2 | Fe3+Br2 | Cl- | |
② | KClO3 | 浓盐酸 | Cl2 | ||
③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A. | 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 |
B. | 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3>Fe3+>Cl2>Br2 | |
C. | 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 |
D. | 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2O2+6H+═2Mn2++4O2↑+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a点:c(Cl-)>c(NH3•H2O)>c(NH4+) | B. | b点:c(OH-)=c(H+)+c(CH3COOH) | ||
C. | c点:c(NH4+)=c(CH3COO-) | D. | d点:c(NH4+)>c(Cl-)>c(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