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来确定某气态烃A的分子组成.
(1)甲设计了如下实验:一定量A产物增重2.7g增重6.6g,由此可得出A的最简式为________.
(2)乙学生认为将A燃烧生成的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并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根据A的最简式,就可推断出A的分子组成.取1molA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1.5L 4mol/L的NaOH溶液(足量)中,填写下表,分析A的分子组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把导管补充完整。(在原图中画即可)
(2)实验中他们取6.4 g铜片和12 mL18 mol·1-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①甲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最沉淀
②乙学生没计的方案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取20 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出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变,你认为乙学生没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能”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
(4)请再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本题包括两个小题,共16 分。
Ⅰ.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利用一定量的Zn按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定量的H2。在实验中他发现稀硫酸溶液不足而再无其他酸溶液可加入,经仔细思考后他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某试剂完成了实验。下列试剂中他不可能选用的是(填写代码) 。
A.KCl溶液 B.酒精 C.苯 D.四氯化碳
Ⅱ.有甲、乙两学生分别按下面的步骤探究问题: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其总
质量是否发生增加或者减小或者不变?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其总质量不变。
(2)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下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
选用药品如下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②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
③请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
④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
⑤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