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右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原子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W>Y>Z       

B.Y的氧化物能与Z或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C.X、W两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D.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Y>W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l

A

三脚架、泥三角、坩埚、坩埚钳

 用CuSO45H2O制取无水CuSO4粉末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浓盐酸配制0.1mol·L-1的HCl溶液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D

烧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用H2SO4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物质为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如下所示的一系列反应。

已知:①A分子中苯环上有两个对位的取代基;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③F的分子式为C3H5O2N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选用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检验C物质中的其中一种官能团。

(2)I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则试剂X为________

(3)J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填序号)

a.消去反应 b.酯化反应 c.加聚反应 d.缩聚反应

(4)A与加热时与足量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满足以下条件:

①与A物质为同系物,且比A分子少一个C原子;

②苯环上两个取代基在对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③相同物质的量的K和A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

则K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一定体积下,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②⑧                  B.④⑦             C.①③             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可以组成下列框图中除Br2和L以外的物质,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可形成常见液态化合物K,固体A中含有丙元素的+1价阳离子,其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丁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反应(II)是海水提溴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反应中生成的水没有写出):

试回答:

(1)甲元素的名称为          ,溴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丁元素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A的电子式为           ,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3)乙、丙、丁三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4)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为铁及铜的化合物等)制备高纯碳酸锰,过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① 缓慢向烧瓶中通入过量混合气进行“浸锰”操作,主要反应原理为:

SO2+ H2O = H2SO3   ;  MnO2+ H2SO3 = MnSO4+ H2O

(铁浸出后,过量的SO2 会将Fe3+还原为Fe2+

② 向“浸锰”结束后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纯MnO2粉末。

③ 再用Na2CO3溶液调节pH为3.5左右,过滤。

④ 调节滤液pH为6.5~7.2 ,加入NH4HCO3 ,有浅红色的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纯碳酸锰。回答下例问题:

(1)步骤②中加入一定量纯MnO2粉末的主要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 ,将过量的SO2氧化除去,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查阅表1,步骤③中调pH为3.5时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表1:生成相应氢氧化物的pH

物质

Fe(OH)3

Fe(OH)2

Mn(OH)2

Cu(OH)2

开始沉淀pH

2.7

7.6

8.3

4.7

完全沉淀pH

3.7

9.6

9.8

6.7

(3)步骤③中所得的滤液中含有Cu2+,可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除去Cu2+,经过滤,得到纯净的MnSO4。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MnS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4)④中加入NH4HCO3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④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6)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

①0.1mol·L-1 NH4Cl溶液

②0.1mol·L-1 NH4Cl和0.1mol·L-1 NH3·H2O的混合溶液(显碱性)

③0.1mol·L-1 NH3·H2O

④0.1mol·L-1 NH4Cl和0.1mol·L-1 HCl

下例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序号)

A. NH4+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④>①>③

B.溶液的pH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①>②>④

C.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SO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填写有关问题。

反应物

溴水

酸性

KMnO4

溶液

氢硫酸

(H2S溶液)

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

石蕊试液

品红

溶液

反应现象

褪色

褪色

有淡黄色

沉淀生成

褪色

变红

褪色

SO2的性质

还原性

还原性

氧化性

酸性

酸性

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措施或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2013·广东理综,11A)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2013·广东理综,11B)

C.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2013·广东理综,23A)

D.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2013·天津理综,1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KMnO4和H2C2O4(草酸)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欲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酸化)

(1)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问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加入,A、B的成分见下表:

序号

A溶液

B溶液

2mL0.1 mol·L-1

H2C2O4溶液

4mL0.01 mol·L-1

KMnO4溶液

2mL0.2 mol·L-1

H2C2O4溶液

4mL0.01 mol·L-1

KMnO4溶液

2mL0.2 mol·L-1

H2C2O4溶液

4mL0.01 mol·L-1

KMnO4溶液

少量MnSO4(催化剂)

该实验探究的是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实验序号)。

(2)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 0.1 mol·L-1H2C2O4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1 mol·L-1 KMn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各有一支盛有H2C2O4溶液和KMnO4溶液),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该实验试图探究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完全褪色,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