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热分解,分解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B装置温度较低,有冷凝作用,防止干扰实验;
(2)①要检验生成CO,在甲组实验后,用浓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碱石灰干燥CO,利用CO的还原性将CO氧化,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CO;H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应该具有氧化性,且和CO反应有明显现象发生;
②CO具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要证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可以利用强酸制取弱酸;
解答 解:(1)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热分解,分解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沉淀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易挥发,导致生成的气体中含有草酸,草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草酸钙而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B装置温度较低,有冷凝作用,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
故答案为:冷凝(水蒸气和草酸),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CO2的检验;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2)①要检验生成CO,在甲组实验后,用浓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碱石灰干燥CO,利用CO和Cu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CO避免环境污染,所以其连接顺序是A、B、F、D、G、H、D、I;
H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应该具有氧化性,且和CO反应有明显现象发生,CuO能被CO还原且反应过程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现象明显,所以H中盛放的物质是CuO,
故答案为:F、D、G、H、D、I;CuO;
②CO具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CO将黑色的CuO还原为红色的Cu,只要H中黑色固体转化为红色且其后的D装置溶液变浑浊就说明含有CO,
故答案为: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要证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可以利用强酸制取弱酸,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就说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故答案为:向盛有少量 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就说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
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综合性较强,难点是排列实验先后顺序,根据实验目的及物质的性质进行排列顺序,注意要排除其它因素干扰,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4 (g)+2NO2 (g)═N2 (g)+CO2 (g)+2H2 O(g)△H=-867 kJ•mol-1 | |
B. | CH4 (g)+4NO2 (g)═4NO(g)+CO2 (g)+2H2O(l)△H3<△H1 | |
C. | 若用0.2 mol CH4还原NO2至N2,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一定为173.4 kJ | |
D. | 若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8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且它们均为混合物 | |
B. |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且它们均不能再生 | |
C. | 果糖和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和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
D. | 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不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反应,且反应类型均为氧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酒精的实验式为:C2H6O | B. | 原子核中有7个中子的碳原子:136C | ||
C. | 铝离子的电子式:Al3+ | D. | 二氧化硅的结构式O═Si═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mol | B. | 1.5mol | C. | 1.2mol | D. | 1.0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体系的总压强不变 | |
B. | 体系内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 |
C. | 体系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 |
D. | 单位时间消耗0.1molCO(g)的同时生成0.1molH2O(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