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含氮废水进入水体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一)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中的NO3-还原成N2,从而消除氮污染.
(1)配平以下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NO3-+□Al+□H2O→□N2↑+□Al(OH)3+□OH-
(2)以上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Al,还原产物是N2,每生成1mol还原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0NA
(3)现需除去1m3含氮0.3mol的废水中的NO3- (设氮元素都以NO3-的形式存在),则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0.5mol.
(二)8月12日天津海瑞公司危险品爆炸导致NaCN泄漏,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1)NaCN遇水就会产生剧毒物质HCN,请写出其离子方程式CN-+H2O?HCN+OH-
(2).天津此次事故中是用双氧水来处理泄漏的NaCN,处理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NaH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N+H2O2+H2O=NaHCO3+NH3
(3)此次事故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来处理泄漏的NaCN.请用文字结合方程式解释NaCN+H2SO4=Na2SO4+HCN.

分析 (一)(1)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来配平化学方程式;
(2)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元素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反应转移电子的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硝酸根离子和金属铝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回答;
(二)(1)NaCN为强碱弱酸盐,水解生成HCN和氢氧化钠;
(2)氰化钠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
(3)HCN酸性非常弱,依据强酸制备弱酸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 解:(一)(1)氯元素化合价共升高了3价,两氮元素化合价共降低了1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需要转移电子30mol,所以金属铝的前面系数是10,硝酸根前面系数是6,氮气前面系数是3,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氢原子和氧原子即可,即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
故答案为:6;10;18;3;10;6;
(2)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元素Al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的N元素对应的产物N2是还原产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3mol的氮气转移电子是30mol,当生成1mol氮气时,转移电子是10mol,所以转移电子数为:10NA,故答案为:Al;N2;10NA
(3)因为含氮0.3mol的废水中的NO3-的物质的量为0.3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0.3mol的硝酸根离子消耗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答案为:0.5mol;
(二)(1)NaCN为强碱弱酸盐,水解生成HCN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CN-+H2O?HCN+OH-
故答案为:CN-+H2O?HCN+OH-
(2)氰化钠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化学方程式:NaCN+H2O2+H2O=NaHCO3+NH3↑;
故答案为:NaCN+H2O2+H2O=NaHCO3+NH3↑;
(3)HCN酸性非常弱,酸化的高锰酸钾中含有大量氢离子,依据强酸制备弱酸原理能生成大量有毒的HCN,方程式:NaCN+H2SO4=Na2SO4+HCN;
故答案为:不能;NaCN+H2SO4=Na2SO4+HCN.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明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盐类水解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计算0.5mol CO2的质量是22g,约含有3.01×1023个CO2分子; 计算1.204×1024个H2O分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质量是36g.
(2)100mL 5mol/LNa2CO3溶液中所含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5mol,Na2CO3的质量53g.
(3)1mol H2SO4中含1mol硫原子,1.204×1024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实验结论
A稀硫酸Na2SCuSO4酸性:H2S>H2SO4
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我国政府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人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
1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1)将上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2)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3)如果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0.3mol.
(4)若要提取生成的碘,所用的萃取剂可以是④(填序号).
①水      ②酒精      ③淀粉溶液      ④苯
(5)加碘食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保存,主要原因是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熔沸点较高、共价化合物熔沸点较低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半径:Na+>Mg2+>Al3+>F-
D.熔点:金刚石>NaCl>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取5等份(各1mol)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H<0.反应10s时,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含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s内,图中a点对应的N2O4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
B.图中b、d两点对应的NO2速率相等
C.c点前后平衡移动的方向相反
D.e点对应的容器中气体颜色最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且m+n>p(填“>”、“=”或“<”).
(2)若加人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平衡后维持容器容积不变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的颜色变深(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下同);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变浅.
(4)反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向右(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可用苯做萃取剂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以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只需使用1次玻璃棒
D.氨气喷泉实验时,烧瓶必须干燥才可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Na2O2与水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NA
C.14 g N2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7 NA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CH4的质量比为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