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处于第一周期B.氯处于第ⅦA族
C.硅与碳处于同一主族D.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分析 A、H原子的质子数为1,原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电子层;
B、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
C、硅与碳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是4个,都处于第ⅣA族;
D、第三周期元素有Na、Mg、P、S、Cl等元素.

解答 解:A、因H原子的质子数为1,原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电子层,则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周期,故A正确;
B、因Cl原子的质子数为17,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处于VⅡA族,故B正确;
C、硅与碳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是4个,都处于第ⅣA族,故C正确;
D、第三周期元素有Na、Mg、P、S、Cl等元素,Na、Mg等属于金属元素,P、S、Cl等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明确短周期中的元素及元素的质子数、元素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N-14)(  )
A.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B.常温常压下,33.6LCl2中含有1.5NA个Cl2分子
C.1.8g的NH4+离子中含有NA个电子
D.将0.1mol氯化铝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H2
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 碳酸钠溶液,分液
C.FeCl3溶液中含有CuCl2杂质: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CO2中含有HCl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D.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
A.计算机芯片B.光导纤维C.陶瓷餐具D.石英钟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后得到的汽油、柴油、煤油等都是纯净物
B.“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才能提高空气质量
C.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六种离子中的三种,已知乙烧杯中的溶液呈无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u2+、H+、Cl-B.Cl-、CO32-、OH-C.K+、H+、Cl-D.K+、O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
A.1:2B.2:1C.1:1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I.课本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1)小赵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三种猜想:
①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③由于醛基具有还原性,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小李同学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pH试纸检测溴水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Br-的物质的量.
(2)方案一是否可行否(填“是”或“否”),理由是不论是发生取代反应还是发生氧化反应,溶液的酸性均增强.
(3)小李同学认为: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若测得反应后n(Br-)=a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4)小吴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KBrO3-KBr溶液,加合适的适量的酸,完全反应并稀至1L,生成0.5molBr2
②取上述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之褪色.
③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淡黄色固体1.88g.
试通过计算判断: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Br2+H2O→CH3COOH+2HBr.
Ⅱ.小刘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物质乙醛乙酸甘油乙二醇
沸点20.8℃117.9℃290℃197.2℃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2CH3CHO+O2$→_{CuO}^{60℃-80℃}$2CH3COOH.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试管A的反应液中;目的是测量反应溶液的温度;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试管A的支管口处,目的是收集含乙酸的馏分.
(3)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乙二醇或甘油(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