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实验可证明非金属性Cl>C>Si
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C.用图3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D.图4实验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10月模块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AlO2﹣,SiO32﹣,SO42﹣,K+,Na+,Fe3+,Mg2+,Al3+等离子,当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盐酸时,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B.反应后形成的溶液溶质为NaCl
C.原溶液中含有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比为3:4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OH﹣,CO32﹣,SiO32﹣,AlO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上统一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B.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
C.V=448
D.原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赣州市十四校高三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欲研究SO2的相关性质。
(1)比较下表中的两组物质关系,第2组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 。
第1组 | 第2组 |
C、CO、CO2、H2CO3、Na2CO3、、NaHCO3、 | S 、SO2、SO3、X、Na2SO4、NaHSO4 |
(2)利用下图装置来检验SO2的性质
①装置a中的现象是: ; (填“能”或“不能”)说明SO2有漂白性
②若装置e中有40 mL 2.5 mol•L-1 NaOH溶液,反应后增重4.8 g,则
装置IV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
(3)该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探究SO2及氯气漂白性: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赣州市十四校高三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1中,Zn—MnO2干电池放电时,MnO2被氧化
B.图2中,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一定相等
C.图4中,在钢材上电镀铝,熔融盐中Al和Cl元素只以AlCl4-、Al2Cl7-形式存在,则阳极反应式为:Al -3e-+7AlCl4-=4Al2Cl7-
D.图3中,K分别与M、N连接,均可保护Fe电极,连接M时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赣州市十四校高三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 m),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与下列变化中硫酸的作用相同的是( )
A.氯气除杂过程中通入浓硫酸中 B.浓硫酸与木炭共热
C.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 D.浓硫酸可以用铝槽车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 试剂 | 试纸 | 现象 | 结论 |
A | 浓氨水、生石灰 | 红色石蕊试纸 | 变蓝 | NH3为碱性气体 |
B | 浓盐酸、浓硫酸 | 紫色石蕊试纸 | 变红 | HCl为酸性气体 |
C | 浓盐酸、二氧化锰 | 淀粉碘化钾试液 | 变蓝 | Cl2具有氧化性 |
D | 亚硫酸钠、硫酸 | 品红试液 | 褪色 | SO2具有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相应的单质化合而成的是
A Na2O2 B FeCl2 C Fe3O4 D 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天津市高三上质量调查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可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氢硫酸 ③氯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 ⑤品红溶液 ⑥氯化钡.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