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25℃时,在浓度均为0.1mol•L-1的10mLHCl与CH3COOH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未加NaOH溶液时:c(H+)>c(Cl-)=c(CH3COOH)
B.加入l0mLNaOH溶液时:c(CH3COO-)+c(OH-)=c(H+
C.加入20mLNaOH溶液时:c(Na+)=c(CH3COOH)+c(CH3COO
D.加入20mLNaOH溶液时,酸碱恰好中和:c(OH-)=c(H+

分析 A.未加NaOH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HC1和CH3COOH混合溶液中,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
B.加入l0mLNaOH时,酸全部反应,得到等浓度氯化钠和醋酸的混合物,根据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来回答;
C.加入20mLNaOH时,得到的是等浓度的氯化钠、醋酸钠的混合物,根据电荷守恒来回答;
D.恰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醋酸钠,醋酸根离子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

解答 解:A.未加NaOH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HC1和CH3COOH混合溶液中,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c(H+)>c(Cl-)>c(CH3COOH),故A错误;
B.加入l0mLNaOH时,酸全部反应,得到等浓度的氯化钠和醋酸的混合物,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CH3COO-)=c(H+),故B正确;
C.加入20mLNaOH时,得到的是等浓度的氯化钠、醋酸钠的混合物,根据物料守恒可得:2c(CH3COOH)+2c(CH3COO-)=c(Na+),故C错误;
D.加入20mLNaOH时,得到的是等浓度的氯化钠、醋酸钠的混合物,醋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则c(OH-)>c(H+),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定性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酸碱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明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含义,能够根据溶液中守恒关系判断各离子浓度大小,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1)放出的能量相同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中,可能属于同系物的是(  )
A.C2H4、C3H8B.C2H6、C3H8C.CH4、H2D.C2H2、C3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下列各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kJ•mol-1
B.乙图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图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A%=B%
D.丁图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的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表示可逆反应A(g)+3B(g)?2C(g)△H<0达平衡后,t1时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降低了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t1时增大了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t1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D.t1时增大了A的浓度,同时减小了C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X、Y、Z、W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所在周期数,Y和Z基态原子最外层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中Y原子各能级电子数相同,Z原子核外电子占据5个原子轨道,W原子的价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
(1)X、Y、Z三种元素按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H<C<O.
(2)Y分别与X、Z形成两种最简单的非极性分子M和N,关于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固态N属于分子晶体
b.M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所以易溶于水
c.M和N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是sp3和sp
d.M中化学键键能小于N中化学键键能,所以M熔点低于N
(3)X与Z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其沸点均明显高于M和N,主要原因是水或双氧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其沸点升高
(4)在W催化作用下,M和N反应可获得化工原料YZ和X2
①W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Ⅷ族.
②W能与化合物YZ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W(YZ)4,1mol W(YZ)4中含有8 molσ键.
(5)W单质晶体中原子堆积方式与Cu相同,其晶胞棱长为apm,请列出W单质晶体的密度表达式ρ=$\frac{4M}{{N}_{A}(a×1{0}^{-10})^{3}}$ g•cm-3(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用M表示W的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药品有剩余都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中
B.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C.用蒸发的方法,除去酒精溶液中少量的水分
D.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无毒、难溶于水的固体,在350℃时会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1)步骤②制取CaO2•8H2O的反应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H4Cl.
(3)检验CaO2•8H2O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上清液,然后向洗涤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溶液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证明没有洗涤干净,否则洗涤干净.
(4)在CaO2•8H2O加热脱水的过程中,需不断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氧气,目的是抑制CaO2分解和防止过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
(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加热、夹持、连接管等仪器省略).

①装置连接的顺序为CAB(填字母);A中药品为碱石灰.
②写出实验开始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微热装置C针管活塞外移,冷却后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③若所取产品的质量是m g,测得气体体积为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frac{9V}{1400}$×100%(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1)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2)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装置E中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探究二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4)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5)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①(选填序号,下同);若溶液未变血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②.
①一定有Fe3O4  ②一定有Fe  ③只有Fe3O4  ④只有Fe
(6)另一份用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可以证明溶液中存在Fe2+
探究三 设计如下流程(如图2)测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试剂b的化学式是NaOH.
(8)计算反应后B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