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往磷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a3PO4+3HCl→H3PO4+3NaCl,但把浓磷酸跟氯化钠固体混合后加热,又可发生如下反应:H3PO4+NaCl$\stackrel{△}{→}$NaH2PO4+HCl↑,请问为什么第一个反应是用盐酸制磷酸,而第二个反应却能用H3PO4制HCl?(提示:注意反应物HCl和生成物HCl的状态)

分析 盐酸为强酸,酸性比磷酸强,但盐酸易挥发,磷酸沸点较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盐酸酸性比磷酸强,则在往磷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可生成磷酸,由于磷酸的沸点较高,难以挥发,但盐酸易挥发,可用浓磷酸跟氯化钠固体混合后加热,可制备HCl,
答:盐酸酸性比磷酸强,可制备磷酸,盐酸易挥发,磷酸难挥发,可用浓磷酸制备HCl.

点评 本题考查酸性的比较以及反应原理的探究,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原理的把握,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写出下列基团(或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CH2CH3乙基、-OH羟基、碳碳双键、醛基-CHO、羧基-COOH、-COOR酯基.
(2)某烷烃的分子量为 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名称为2,2-二甲基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蒸发法进行海水淡化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Cl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1)图1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C(选填“A”、“B”或“C”);
(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2是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可逆反应NO2(g)+CO(g)?CO2(g)+NO(g)△H中,△H=-234KJ/mol;
(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
①在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否 (填“是”或“否”),原因是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
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2的变化是:E2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40K和40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等
B.H2和D2互为同位素
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相等
D.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NPG的结构式如图,有关NPG说法错误的是(  )
A.NPG与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B.1mol该醇与足量的钠反应放出1mol H2
C.NPG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D.分子式为C5H1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能够与铝作用生成氢气,则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HCO3-、NO3-、Ba2+、Cl-B.Na+、Ba2+、Cl-、NO3-
C.K+、NH4+、Cl-、OH-D.Na+、K+、SO42-、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现有以下反应(  )
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
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铁矿高温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温\;}}{\;}$2Fe2O3+8SO2;少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2 H2O.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和抑制Fe3+水解,题问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3)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Cl2 HCl(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