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Cu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分解:CuSO4═CuO+SO2+SO3+O2,有人设计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SO2,SO3,O2的物质的量的方法,并经计算确定该条件下分解反应式各物质的系数.实验可能需要的仪器如图所示:
实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量无水硫酸铜6.0g.
②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排水之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
③干燥管质量在实验结束时增加2.4g.
④实验结束时,装置F中的溶液变为NaHSO4溶液(不含其他溶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按装置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
(2)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SO3,放出等物质的量的SO2
(3)装置D的作用是干燥SO2和O2
(4)确定装置E的进、出口的原则是保证气体将瓶中水压出,进入量筒.
(5)首先应计算的物质是O2.通过计算推断,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3CuO+2SO2↑+O2+SO3↑.
(6)该实验设计中,可能给测定带来的误差最大的装置是BE.

分析 (1)根据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按照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气体→气体吸收装置→排水→测量装置来组装实验仪器;
(2)亚硫酸氢钠能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3)浓硫酸能干燥气体;
(4)E是排水法收集氧气;
(5)根据量筒B中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氧气的物质的量;通过计算确定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再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反应方程式;
(6)装置B、E液面差不同读数引起误差.

解答 解:(1)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按照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气体→气体吸收装置→排水→测量装置来安装实验仪器,按从左至右的方向,先制备气体,通过亚硫酸氢钠吸收三氧化硫,再通过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气体和氧气,通过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称量计算,最后利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氧气的体积,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
故答案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
(2)亚硫酸氢钠能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SO2,故答案为:吸收SO3,放出等物质的量的SO2
(3)浓硫酸能干燥SO2和O2,故答案为:干燥SO2和O2
(4)E是排水法收集氧气,要保证气体将瓶中水压出,进入量筒,故答案为:保证气体将瓶中水压出,进入量筒;
(5)干燥管C吸收的物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包括解热硫酸铜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和水、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frac{2.4g}{64g/mol}$=0.0375mol,根据三氧化硫和亚硫酸氢钠之间的关系式知,三氧化硫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三氧化硫和原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和是0.0375mol;测得量筒B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该气体是氧气,其物质的量是$\frac{0.28L}{22.4L/mol}$=0.0125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知,原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frac{0.0125mol×4}{2}$=0.025mol,所以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0.0375mol-0.025mol=0.0125mol;6g无水CuSO4的物质的量=$\frac{6g}{160g/mol}$=0.0375mol,根据铜原子守恒知,生成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是0.0375mol,所以n(CuSO4):n(CuO):n(SO2):n(SO3):n(O2)=0.0375mol:0.0375mol:0.025mol:0.0125mol:0.0125mol=3:3:2:1:1,所以其分解方程式为3CuSO43CuO+2SO2↑+O2+SO3↑,故答案为:O2;3CuSO43CuO+2SO2↑+O2+SO3↑;
(6)排水量气法测定气体的体积时量筒和广口瓶中液面变化和压强变化对液体体积的读数会产生误差最大,故答案为:BE.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实验数据的处理,做题时注意把握实验基础知识,充分利用有关数据进行计算,本题具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
C.物质的量可以改为物质量
D.物质的量就是一个物理量,表示一定微粒数目的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_{6}^{12}$C和${\;}_{6}^{13}$C       
C、CH3CH2CH2CH3

D、和 
 E、CH3CH2CH2CH3
(1)B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
(2)A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CE组两种物质属于烃;
(4)E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D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中,既能同强酸或强碱作用,一定条件下又能作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是(  )
A.(NH42SB.NaHSO3C.Al(OH)3D.Fe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各组盐的混合物加热或溶于水均有CO2气体放出的是(  )
A.Al2(SO43和NaHCO3B.Na2SO4和NH4HCO3C.MgSO4和Na2CO3D.NaHCO3和NaH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离子共存的说法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通入大量NH3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NH4+、Al3+、Cl-、SO42-
②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Fe3+、Mg2+、Cl-、SO42-
③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K+、CO32-、Na+、S2
④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共热:NH4++OH-=NH3↑+H2O
⑤用食醋溶解水垢:CaCO3+2H+=Ca2++CO2↑+H2O
⑥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pH=7:Ba2++2OH-+2H++SO42-=BaSO4↓+2H2O
⑦用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2Fe3++Cu=2Fe2++Cu2+
A.①③⑤⑦B.②④⑤⑦C.②③⑥⑦D.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2
3
4
(1)⑨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1
(2)⑦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
(3)⑩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2+2H2O=4HF+O2
(4)表示①与⑦的化合物是由极性(填“极性”、“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
(填“极性”、“非极性”)分子.
(5)②的单质的等电子中分子有CO;离子有C22-,它与钙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6)②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与水之间可形成氢键,写出它的水溶液中所有氢键的表达式N-H…N、O-H…O、N-H…O、O-H…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写出元素⑥的氢化物的化学式CH4
(3)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K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
(4)写出③.④.⑤对应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是Al3+>Mg2+>Na+,②、⑦、⑩对应氢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是HBr>HCl>HF.
(5)写出⑪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将镁、铝、锌、铁组成的合金a克投入到V升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得到固体混合物b克(不含结晶水),求:
(1)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况下)是多少?
(2)此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