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德国人发明了合成氨反应,其原理为:N2(g)+3H2(g)?2NH3(g);已知298K时,△H=-92.4kJ•mol-1,在500℃,20Mpa时,将氮气和氢气通入到体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1)10分钟内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H3)=0.005mol/(Lmin)
(2)在10-20分钟内氨气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B(填空题)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NH3物质的量
(3)N2(g)+3H2(g)?2NH3(g);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C(填字母)
A.3v(H2)=2v(NH3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 N2、H2、NH3的分子数比为1:3:2
E.单位时间生成nmolN2,同时生成3nmolH2
F amol 氮氮三键断裂的同时,有6amol氮氢键合成.

分析 (1)图中分析可知10min内氨气物质的量增加0.1mol,反应速率v=$\frac{△c}{△t}$;
(2)根据图象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0min时是连续的,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说明为使用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3)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1)图中分析可知10min内氨气物质的量增加0.1mol,10分钟内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H3)=$\frac{\frac{0.1mol}{2L}}{10min}$=0.005mol/(Lmin),
故答案为:0.005mol/(Lmin);
(2)由图可知,0-10分钟内△n(N2)=0.025mol×2=0.05mol;10-20分钟内△n′(N2)=0.025mol×4=0.1mol,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0-10分钟与10到20分钟两个时间段中,N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0.05mol:0.1mol=1:2;由图象可知各组分物质的量变化增快,且10min时变化是连续的,20min达平衡时,△n′(N2)=0.025mol×4=0.1mol,△n(H2)=0.025mol×12=0.3mol,△n(NH3)=0.025mol×8=0.2mol,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说明10min可能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增加NH3物质的量氨气物质的量应增大不连续,故选AB,
故答案为:AB;
(2)反应N2(g)+3H2(g)=2NH3
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为正反应速率之比,2v(H2)=3v(NH3)说明氨气正逆反应速率相同,但3v(H2)=2v(NH3)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若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平衡,故B错误;
C.容器内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说明压强时变量,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平衡,故C正确;
D.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任何时刻都成立,故D错误;
E.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的同时生成3m mol H2,方向逆向进行,故E错误;
F.a 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6a mol N-H键形成,方向相同,不能作为平衡的判断,故F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衡移动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图象的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数1.71.11.00.6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c(D)}{c(A)•c(B)}$;△H<0(选填“>”、“<”或“=”).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测得反应初始至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2mol•L-1•S-1,则6S时c(A)=0.028 mol•L-1;C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3)在与(2)相同的温度、容器及A、B配比下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此时A的转化率为80%;保持温度、容器不变,再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此时A的转化率为80%;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不变(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4)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ce(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e.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的同时,消耗amolB
(5)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A(装置未画出)为气体发生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C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实验室制取A中气体时若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A(填备选试剂的字母);
A.NH4HCO3B.NH4Cl        C.Ca(OH)2        D.NaOH
此时A中主要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和酒精灯(填名称).
(2).对于C中发生的可逆反应,其方程式为:4NH3+5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B.工业上进行该反应时,可采取高压的条件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C.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之比一定是4:5
(3)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请在图2中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
(4)写出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填字母)中的D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
A.Na2CO3  B.NaCl  C.CuSO4  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通常用氧化剂+浓盐酸→金属氯化物+水+氯气的原理制取少量Cl2.现将一定质量的NaClO放入50mL 12.00mol•L-1的浓盐酸中,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试计算(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2)反应后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而且与Cl2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制备ClO2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1)该反应的还原剂是H2O2,若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2)用双线桥法在下面的反应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获得热量:
途径Ⅰ:直接燃烧:C(s)+O2(g)$\frac{\underline{\;点燃\;}}{\;}$CO2(g) (放热Q1kJ)
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
C(s)+H2O(g)═CO(g)+H2(g)  (吸热Q2kJ)
2CO(g)+O2(g)$\frac{\underline{\;点燃\;}}{\;}$2CO2(g)
2H2(g)+O2(g)$\frac{\underline{\;点燃\;}}{\;}$2H2O(g)(共放热Q3kJ)
(1)判断途径Ⅰ放出的总热量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途径Ⅱ放出的总热量.
(2)在制水煤气的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在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其反应的条件为高温.
(3)简述煤通过途径Ⅱ作为燃料的意义:燃料燃烧充分,利用率高,放热多,污染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C同主族,A与B、A与E形成共价化合物,A与B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E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D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五种元素中,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ⅦA族.
(2)B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3)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4)写出由A、B元素形成的六核分子的电子式
(5)已知X、Y、Z三种物质中均含有上述元素中的某一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stackrel{W}{→}$Y$?_{X}^{W}$Z
①X、Y、Z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若W固体俗称干冰,则反应Y→Z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若W是强碱,且Y是白色难溶固体,则反应Y→Z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②X、Y、Z是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W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上述转化均在常温条件下完成,则反应Z→Y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常温下,将0.05mol/L盐酸溶液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pH=3的某一元弱酸溶液20mL,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13mL,试求: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mol/L
(2)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6mol/L
(3)求此条件下该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煤炭中以FeS2形式存在的硫,在有水和空气及在脱硫微生物存在下发生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①2FeS2+7O2+2H2O$\frac{\underline{\;微生物\;}}{\;}$ 4H++2Fe2++4SO42-
②Fe2++O2+H+$\frac{\underline{\;微生物\;}}{\;}$ Fe3++2H2O;
③FeS2+2Fe3+$\frac{\underline{\;微生物\;}}{\;}$ 3Fe2++2S;
④2S+3O2+2H2O $\frac{\underline{\;微生物\;}}{\;}$ 4H++2SO42-
已知:FeS2中的硫元素为-1价.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将上述②离子方程式配平并补充完整4Fe2++O2+4H+$\frac{\underline{\;微生物\;}}{\;}$ 4Fe3++2H2O.
(2)反应③的还原剂是FeS2
(3)观察上述反应,硫元素最终转化为FeSO4、H2SO4从煤炭中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