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① ;
② 。
(2)20℃时,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3)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 乙(填
“>”、“<”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 (g) 2NO(g)+O2(g),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v(NO2)∶v(NO)∶v(O2)=2∶2∶1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I.在500 ℃、2×107 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N2(g)+3H2(g)2NH3(g) ΔH=Q kJ·mol-1。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在500 ℃、2×107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N2和1.5 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填“<”“>”或“=”)46.2 kJ,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一定量的H2(g)和N2(g)放入1 L密闭容器中,在500 ℃、2×107 Pa下达到平衡,测得N2为0.10 mol,H2为0.30 mol,NH3为0.10 mol。则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若升高温度,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II.一定条件下,某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s) + H2O(g) CO(g) + H2(g)
(1)维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充入2 mol C(s)和2 mol H2O(g),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则M的范围为
(2)在(1)中若起始时充入的是2.5 molCO(g) 和4 mol H2(g),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使用右图所示装置,对某种铁铜合金的成分
进行测量。先取足量稀硫酸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14.0g合金样品
开始计时,并将电子天平的读数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根据电子天平读数和时间的关系分析,该反应进行过程中,
氢气的产生速度有什么特点?
⑵ 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盐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用百分数表示)
⑶ 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多少?
空烧杯 | 加入 硫酸后 | 加入铁粉后5分钟 | 加入铁粉 | 加入铁粉后21分钟 | 加入铁粉后40分钟 | 加入铁粉后3小时 | |
读数(g) | 28.5 | 169.7 | 183.6 | 183.5 | 183.4 | 183.3 | 18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烧杯中的盛有10g HCl和BaCl2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3.25%
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通过图中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g时,溶液中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请计算原烧杯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