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
A.HClOB.NH4ClC.浓HNO3D.H2O2

分析 浓硝酸、过氧化氢、次氯酸见光都易分解;而氯化铵加热分解,见光不分解,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HClO见光分解为HCl与氧气,故A不选;
B.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HCl,见光不分解,故B选;
C.浓硝酸见光分解为二氧化氮、氧气与水,故C不选;
D.过氧化氢见光分解生成水、氧气,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物质稳定性的考查,注意反应条件为光照,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甲与乙在敞口容器里的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甲不可能是(  )
甲$\stackrel{OH-}{→}$乙$\stackrel{H+}{→}$甲.
A.Fe2+B.AlC.HCO${\;}_{3}^{-}$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反应A(g)+3B(g)?2C(g)+D(s),1molA和3molB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若2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D)=0.05mol/(L•min)B.3v(B)=2v(C)
C.v(B)=0.15mol/(L•min)D.A的转化率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的反应,制造更高价值的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CO2(g)+CH4(g)?2CO(g)+2H2(g)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2}×c({H}_{2})^{2}}{c(C{O}_{2})×c(C{H}_{4})}$.
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CO(g)+H2O(g)═CO2(g)+H2(g)△H=+2.8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H=+247.3kJ•mol-1kJ•mol-1
(2)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g)+2H2(g)?CH3OH(g)△H,
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H<0 (填“>”、“=”或“<”).
②300℃时,将2molCO、3molH2和2molCH3OH充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A.
A.向正方向移动   B.向逆方向移动   C.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
③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C
A.恒温恒容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在变化
B.达平衡时,v(CO):v(H2):v(CH3OH)=1:2:1
C.达平衡时,CH3OH浓度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产nmolCO同时生成2nmol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CO是甲酸(HCOOH)的酸酐,将甲酸与下列某物质混合可制取CO,该物质是(  )
A.浓硫酸B.碳粉C.NaOH固体D.Na2O2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某常见元素M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X、Y、Z、W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元素M,E是另一种单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W可能是硫酸B.Y不可能是MgC.X可能是钠D.Z可能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有六种物质:H2SO4、K2SO4、Na2SO3、Na2CO3、Na2SO4、NaOH.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的“三酸两碱”,其中的“两碱”是上述物质中的Na2CO3与NaOH.判断是否属于碱类并说明原因:不属于;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但是碳酸钠电离出的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
(2)鉴别K2SO4、Na2SO4两种物质的方法是焰色反应.该方法涉及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从上述六种物质中选用一种物质用来区别上述三种钠盐,根据现象推断三种钠盐:取三种盐于试管中,向盐中加入硫酸,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Na2SO3,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的是Na2CO3,没有明显现象变化的物质是硫酸钠.
(4)上述某种物质常用作工业还原剂,该物质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该物质还用来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Cl2+H2O=SO42-+2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  )
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酸碱的电离、中和反应和盐类的水解密切相关.
(1)一定温度下,冰醣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电阻的倒数)变化如图1所示.A、B、C三点水的离子积常数Kw(A)、Kw(B)、Kw(C)由大到小的关系为Kw(A)=Kw(B)=Kw(C)(用“>”、“=”、“<”表示,下同);A、B、C三点醋酸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B.
(2)相同条件下,将等体积、等PH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分别稀释n倍,二者的酸性強弱关系为:前者小于后者(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向稀释后两溶液中分别加人足量的锌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为:前者小于后者.
(3)常温下,向10mL 0.2mol•L-1的醋酸溶液滴入0.1mol•L -1NaOH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b、c、d三点的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d (填序号);
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H3CO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