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各物质中,不能够按照    (“→”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有(  )

物质
编号
abc
1Al2O3NaAlO2Al(OH)3
2FeOFe(NO32Fe(OH)2
3MgCl2Mg(OH)2MgO
4CuOCuSO4Cu(OH)2
5SiSiO2H2SiO3
6CCOCO2
A.1项B.2项C.3项D.4项

分析 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弱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
2.氧化亚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
3.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4.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
5.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
6.碳和少量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镁反应生成碳.

解答 解:1.反应关系为Al2O3$\stackrel{NaOH}{→}$NaAlO2$\stackrel{NaOH}{→}$Al(OH)3$\stackrel{加热}{→}$Al2O3,可实现,故正确;
2.氧化亚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故错误;
3.反应关系为MgCl2$\stackrel{NaOH}{→}$Mg(OH)2$\stackrel{加热}{→}$MgO$\stackrel{HCl}{→}$MgCl2,可实现,故正确;
4.反应关系为CuO$\stackrel{硫酸}{→}$CuSO4$\stackrel{NaOH}{→}$Cu(OH)2$\stackrel{加热}{→}$CuO,可实现,故正确;
5.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故错误;
6.反应关系为C$\stackrel{氧气}{→}$CO$\stackrel{氧气}{→}$CO2$\stackrel{Mg}{→}$C,可实现,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的原理,为高频考点,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通过列举具体反应,判断物质间是否可以实现一步反应的转化,采用排除法(即发现一步转化不能实现,排除该选项)是解答本题的捷径,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2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总物质的量为0.6mol
B.50mL 2mol•L-1的NaCl溶液和100 mL L 0.5mol•L-1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用1L水吸收22.4L氯化氢(标况下)所得盐酸的浓度是1mol•L-1
D.10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 18.4mol•L-1的硫酸的浓度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化学原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反应          原理解释
    A2CO=2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H>0,△S>0
    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融化但不滴落Al2O3熔点高于Al单质
    C蒸馏时,温度计的球泡应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此位置指示的是被蒸馏物质的沸点
    D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蓝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NH42CO3(aq)△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HCO3(aq)△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H3
则△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2△H2-△H1
(2)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P4O10固体.下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
化学键P-PP-OP═O O═O
键能/kJ•mol-1abc  d
根据图1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通过计算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s)+5O2(g)═P4O10(s)△H=-(4c+12b-6a-5d)kJ•mol-1
(3)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如图2)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Na5P3O10
(4)已知298K时白磷不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s,白磷)+3O2(g)═P4O6(s)△H=-1 638kJ•mol-1
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62g白磷和50.4L氧气(标准状况),控制条件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到的P4O10与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请回答:
(1)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
(2)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当乙中溶液的pH是13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5.4g.
(3)Fe(OH)3胶体的制备有严格的要求,小明想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来制备Fe(OH)3胶体,结果很快就生成了红褐色的沉淀.他测得溶液的pH=5,则此时溶液中c(Fe3+)=10-9mol/L.(己知Ksp=1×10-36).
(4)若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2L2mol/LKOH溶液)提供电源,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的体积VL.当消耗CH4的体积在44.8<V≤89.6时,此时电源中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H4-8e-+9CO32-+3H2O=10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4H++NO3-═Fe3++NO↑+2H2O
B.在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ClO-+H2O+SO2═HClO+HSO3-
C.NaHCO3与少量Ca(OH)2溶液反应: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D.10mL 0.5mol/L的明矾溶液与20mL 0.5mol/L的Ba(OH)2溶液混合反应: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A.②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原理为4NH3(g)+5O2(g)$?_{△}^{Pt}$4NO(g)+6H2O(g).在浓氨水中通入空气,将赤热铂
丝插入氨水中引发反应后铂丝保持红热状态至反应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自发进行
B.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
C.该反应中,断裂化学键的总键能大于形成化学键的总键能
D.若NH3和O2的混合气发生上述反应,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剩余气体一定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CO2和O2,其分子数目之比为1:1,原子数目之比为3:2,密度之比为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