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改变反应的条件或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生成的产物不变的是(  )
A.Na与氧气B.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
C.碳与氧气D.过氧化钠和水

分析 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碳与氧气二者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据此解答.

解答 解:A.Na与氧气在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或者点燃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故A不选;
B.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少量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钙,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故B不选;
C.碳与氧气,氧气足量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故C不选;
D.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改变反应的条件或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生成的产物不变,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物间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与反应产物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把NaOH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①Fe2O3(s)+3C(s,石墨)═2Fe(s)+3CO(g)△H1=+489.0kJ•mol-1
     ②C(s,石墨)+CO2(g)═2CO(g)△H2=+172.5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g)=2Fe(s)+3CO2(g)△H=-28.5 kJ•mol-1
(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3H2(g)?CH3OH(g)+H2O(g)△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②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H<(填“>”、“<”或“=”,下同)0.

③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K
(3)以CO2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①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开始以氨碳比$\frac{n(N{H}_{3})}{n(C{O}_{2})}$=3进行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40%.
②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CO2+8e-+8H+=CH4+2H2O.
③将足量CO2通入饱和氨水中可得氮肥NH4HCO3,已知常温下一水合氨Kb=1.8×10-5,碳酸一级电离常数Ka=4.3×10-7,则NH4HCO3溶液呈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隔板Ⅰ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X(g)+3Y(g)?2Z(g)△H=-192kJ•mol-1.向M、N中都通入a mol X和b mol Y的混合气体,初始时M、N两容器的容积相同,保持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不变.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M<N
B.若向N中再充入a mol X和b mol Y,则平衡时,X的转化率:M<N
C.若a:b=1:3,当M中放出172.8 kJ热量时,X的转化率为90%
D.若a=1.2,b=1,并且N中达到平衡时体积为2 L,此时含有0.4 mol Z,则再通入0.36 mol X时,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请完成以下3题.
(1)化工厂常用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其反应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有160.5gNH4Cl产生时,被氧化的氨气是17g.
(2)在自然界,天然水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地表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氧化为硫酸铁,并使水的酸性增强.该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5O2+2H2O$\frac{\underline{\;细菌\;}}{\;}$2Fe2(S043+2H2S04.当溶有硫酸铁的水流经铜矿石区域时,会使Cu2S溶解,水的酸性进一步增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配平之.10Fe3++1Cu2S+4H2O═10Fe2++2Cu2++8H++1SO42-
(3)完成并配平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氯气: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
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 K2MnO4+MnO2+O2↑,
③把过氧化钙投入水中向鱼苗供氧:2CaO2+2H2O═2Ca(O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COOH═CH3COO-+H+B.NaHSO4═Na++HSO4-
C.HCO3-═H++CO32-D.HPO4-?H++P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仪器有“0”刻度且“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
A.在量筒的下端B.在温度计的中部
C.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中间D.在容量瓶的上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中
B.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溶质在其中更易溶的溶剂作萃取剂,且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其密度比原溶剂要大
C.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将NaOH固体溶于水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称取28.6gNa2CO3•10H2O溶于水配制成100 mL1mol•L-1的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X(g)+2Y(g)?nZ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X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是气态,n=3,正反应△H<0B.Z是气态,n>3,正反应△H<0
C.Z是气态,n=3,正反应△H>0D.Z不是气态,n<3,正反应△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