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装置甲中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检漏的有分液漏斗(写名称)
(2)利用装置丙制取饱和氯水并测其pH值.
①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
②测定饱和氯水的pH方法是.
③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是使测定的pH减小.
(3)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运用这一方法,尝试制取HClO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定性实验:
i.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
ii.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漂白性更强;
iii.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刻产生大量气泡;
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气体.
①试解释可以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制备HClO的原因: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O+HCl,加入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使盐酸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用有关的方程式结合文字回答)
②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ii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他溶质为HClO、Ca(HCO32、CaCl2 (写化学式).
③写出步骤iii中第一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HCO3-+OH-=CaC03↓+H2O.

分析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带有活塞或旋塞的仪器要检查是否漏水;
(2)①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水为黄绿色,根据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氯气来解答;
②因次氯酸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测量氯水的PH,直接用PH计;
③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溶液酸性增强;
(3)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O+HCl,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而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加入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使盐酸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同时生成Ca(HCO32和CaCl2,根据Ca(HCO32的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 解:(1)装置甲中浓硫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带有活塞或旋塞的仪器要检查是否漏水,则装置甲中的分液漏斗应检漏,
故答案为: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分液漏斗;
(2)①因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氯气以及氯气为黄绿色,所以丙中液体呈黄绿色,丙中的导管有气泡溢出水面,有黄绿色气体进入丁中,且液面上方充满黄绿色气体即可证明氯水已饱和,
故答案为:丙中液体呈黄绿色,且液面上方充满黄绿色气体,有黄绿色气体进入丁中;
②由于饱和氯水中含有氧化性的次氯酸,会将PH试纸氧化,因此不能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直接用PH计测量,
故答案为:直接用PH计测量;
③浓盐酸易挥发,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氯化氢溶于水,溶液酸性增强,使测定的pH减小,
故答案为:使测定的pH减小;
(3)①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O+HCl,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而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加入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使盐酸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
故答案为: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O+HCl,加入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使盐酸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
②由实验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漂白性更强可知,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HClO,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还生成Ca(HCO32和CaCl2
故答案为:HClO、Ca(HCO32、CaCl2
③将滤液的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aC0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03↓+H2O,
故答案为:Ca2++HCO3-+OH-=CaC03↓+H2O.

点评 本题考查律氯气的性质以及氯水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过量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的原理,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易错点为(3)过量的CaCO3与饱和氯水反应生成Ca(HCO3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分别向等质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分别配成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将等质量的白色粉末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升华时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共价键
B.NaCl和HCl溶于水都电离出Cl-,故它们都存在离子键
C.干冰和水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离子化合物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A.H2 和 D2 互为同位素
B.CH3-CH2-NO2和H2N-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甲苯和   互为同系物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分子式为 C60)为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以及反应物颗粒大小,电磁波,紫外线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Br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下列有机溶剂能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是(  )
A.酒精B.乙酸(醋酸)C.四氯化碳D.浓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装置A从①进气,用排水法可收集NO气体
B.装置A中盛饱和Na2CO3溶液,从①进气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装置A、B组合,从A中①进气可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D.装置B、C组合,可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中Zn的氧化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NH3B.N2C.CO2D.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根据金属钠、钾与水反应的现象,推断锂、钠、钾、铷各1g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其中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铷,相同条件下,放出氢气的体积最大的是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