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现有一种铜粉与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经测定,该混合物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1。该混合物中铜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取铝合金(含铝90%)1.5 g 与80 mL 3mol•L-1 盐酸充分反应(合金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滤去不溶物,将滤液稀释到100mL,取出稀释液5mL,加入0.6 mol•L-1 的氨水使Al3+ 恰好完全沉淀。

上述铝合金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生成氢气_________L(标准状况)。使Al3+ 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氨水_________mL。

(3)将1.84g金属钠投入98.16 g水中,向反应后的溶液里通入一定量的CO2(g),将溶液小心蒸干。计算可得固体质量的最大值。

(4)向a mL 0.8mol•L-1 NaOH(aq) 中通入b mol CO2(g),反应所得混合液的成份随b的物质的量的不同而不同。请通过计算完成下表:(溶质的质量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b的取值范围(mol)

溶质的成份

溶质的质量(g)

b<4a×10- 4

 

 

 

 

Na2CO3、NaHCO3

 

 

 

【答案】

(1)1:4 (2分)

(2)1.68L  (2分)  20mL (2分)

(3)11.44g(2分,过程1分,结果1分)

(4)

b的取值范围(mol)

溶质的成份

溶质的质量(g)

 

NaOH、Na2CO3

(1分,每个0.5分)

3.2a×10-2+26b(2分)

8a×10-4>b>4a×10-4(1分)

 

1.76a×10-2+62b(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设铜粉与氧化铜粉末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该混合物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1。建立关系式64(X+Y):16Y=5:1,可得X:Y=1:4。

(2)铝的物质的量为1.5*90%/27=0.05mol,n(HCl)=0.08*3=0.24mol,可知盐酸剩余,生成氢气0.05mol*1.5*22.4=1.68L。使Al3+ 恰好完全沉淀时,首先要中和剩余的盐酸0.09mol,消耗氨水(0.05*3+0.09)/(0.6*20)=20mL。

(3)将1.84g金属钠(0.08mol)投入98.16 g水中,向反应后的溶液里通入一定量的CO2(g),将溶液小心蒸干。计算可得固体质量的最大值。要使固体的质量最大,生成物应该是Na2CO3.10H2O ,根据钠元素守恒,生成物质的量为0.04mol,质量为0.04*286=11.44g。

(4)NaOH物质的量为8a×10-4mol,由 CO2和NaOH反应的关系式,n(NaOH):n(CO2)>=2,产物为碳酸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钠,即8a×10-4mol:b>=2,可得b<=4a×10-4。根据2NaOH-----nCO2关系,生成碳酸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钠分别为bmol和8a×10-4mol-2bmol,其质量为:3.2a×10-2+26b;当1<n(NaOH):n(CO2)<2时,产物是Na2CO3和NaHCO3根据钠和碳元素守恒,分别设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为x,y,可建立关系式:2x+y=8a×10-4mol; x+y=b;求得混合物质量为1.76a×10-2+62b。

考点: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涉及到元素守恒法在解题的中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福建模拟)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在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O2+2H2O+4e-=4OH-

(2)由于氧化性Fe3+>Cu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2Fe3+=2Fe2++Cu2+
Cu+2Fe3+=2Fe2++Cu2+

(3)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
Fe3++3H2O?Fe(OH)3+3H+
Fe3++3H2O?Fe(OH)3+3H+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而除去,其原因是
酸性环境中,氢离子抑制了铁离子的水解,无法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酸性环境中,氢离子抑制了铁离子的水解,无法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4)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其原理是Fe3O4+4CO═3Fe+4CO2,若有1.5mol Fe3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2mol
12mol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B
B
(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金属元素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Ⅰ对;Ⅱ对;有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
铁得到铁
Ⅰ对;Ⅱ对;无 C 铁属于过渡元素 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作催化剂 Ⅰ错;Ⅱ对;无 D 在空气中铁的表面能形
成致密的氧化膜
铁不能与氧气反应 Ⅰ对;Ⅱ对;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钛作光催化剂能将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可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无害化.有关甲醛、苯、二氧化碳及水说法正确的是
AC
AC

A.苯与B3N3H6互为等电子体
B.甲醛、苯、二氧化碳均为非极性分子
C.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D.水的沸点比甲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内能形成氢键
(2)二茂铁又叫双环戊二烯基铁[化学式:Fe(C5H52],结构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具有芳香族性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外观为橙色,熔点为172℃,沸点249℃,100℃以上能升华;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①基态Fe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
1s22s22p63s23p63d6

②二茂铁[Fe(C5H52]属于
分子
分子
晶体,1mol二茂铁中含有的σ键数是
20NA
20NA

(3)镍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乙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丙所示.晶胞中镍原子的配位数为
12
12

(4)在浓的TiCl3的盐酸溶液中加入乙醚,并通入HCl至饱和,可得到配位数为6、组成为TiCl3?6H2O的绿色晶体,该晶体中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TiCl(H2O)5]2+
[TiCl(H2O)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OH+H2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c
bc
(填序号).
a.钠沉到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钠球四处游动     d.溶液呈红色
(2)在钠、铝、铁三种金属元素中,其所形成氧化物种类最多的是
,所形成的
氧化物中适宜做耐火材料的是
.向盛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
Al3++3NH3.H2O=Al(OH)3↓+3NH4+
,得到的胶状沉淀物因具有
吸附性或弱碱
吸附性或弱碱
性,可用于
吸附性、净水或治疗胃酸过多
吸附性、净水或治疗胃酸过多

(3)取少量FeCl2溶液,按如图所示的操作,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直至红褐色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直至红褐色
,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
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

(4)向盛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B
B

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合金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铝土矿是生产铝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1)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三周期第ⅢA族
第三周期第ⅢA族

(2)铝电池性能优越,铝-空气电池以其环保、安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6H2O=4Al(OH)3
4Al+3O2+6H2O=4Al(OH)3

②电池中的NaCl的作用为
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
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

③以铝-空气电池为电源电解kl溶液制取KlO3(石墨为电极材料)时,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I-+3H2O-6e-=IO3-+6H+
I-+3H2O-6e-=IO3-+6H+

④某铝一空气电池的效率为50%,若用其作电源电解500ml的饱和NaCl溶液,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假设溶液电解前后体积不变)中NaOH的浓度为0.3mol?L-1,则该过程中消耗铝的质量为
2.7g
2.7g

(3)氯化铝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聚氯化铝也被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①氯化铝矿粉在加热条件下易升华,气态氯化铝的化学式Al2Cl6,每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结构式为

②将铝土矿粉与碳粉混合后加热并通入氯气,可得到氯化铝,同时生成C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2O3+3C+3Cl2
  △  
.
 
2AlCl3+3CO
Al2O3+3C+3Cl2
  △  
.
 
2AlCl3+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